古岂无人,可以似吾,稼轩者谁。
拥七州都督,虽然陶侃,机明神鉴,未必能诗。
常衮何如,羊公聊尔,千骑东方侯会稽。
中原事,纵匈奴未灭,毕竟男儿。平生出处天知。
算整顿乾坤终有时。
问湖南宾客,侵寻老矣,江西户口,流落何之。
尽日楼台,四边屏幛,目断江山魂欲飞。
长安道,奈世无刘表,王粲畴依。
形式:词词牌:沁园春翻译
古代难道没有这样的人,能够像我一样吗?稼轩是谁呢?拥有七州都督的权位,即使像陶侃那样精明强干,洞察一切,也不一定有诗才。常衮如何,羊公不过如此,像东方朔那样的才子侯会稽,又在哪里呢?即便中原战事未平,匈奴尚未消灭,但终究男子汉要有所作为。一生的去留,只有天知道。算起来,整顿天下总会有那么一天。询问湖南的宾客,他们已渐渐老去,江西的百姓流离失所,不知去向。整日里,楼阁亭台环绕四周,眺望远方江山,心潮澎湃,仿佛魂魄都要飞去。长安的大道上,可惜世间没有像刘表那样的人物,也没有王粲可以投靠。注释
稼轩:辛弃疾的号。陶侃:东晋名将,以清廉、勤政著称。常衮:唐朝宰相,以刚直闻名。羊公:羊祜,西晋名臣,有‘羊公碑’之誉。东方侯:东方朔,汉代才子,以机智幽默著称。刘表:东汉末年荆州牧,有治地之才。王粲:三国时期文学家,曾投奔刘表。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古时英杰人物的怀念,以及自己胸中的壮志和对未来局势的判断。诗中提到的“吾”指的是诗人自比于古之英雄,而“稼轩者谁”则是询问当今能与自己匹敌的人物。接着,诗人提到了历史上的陶侃,其位高权重,但即便如此,也未必能够理解诗人的胸怀。
“常衮何如”以下几句,诗人通过对比古代人物羊公和东方侯的故事,以此表达自己虽然身处低微,却也拥有治国安邦的大志。中原之事,即指中国的心腹地带,虽有外患,但终将有一日能够平定。
“问湖南宾客”以下几句,诗人询问远方来的宾客,以及江西的百姓流离失所的去向。接着,他描述了自己对故土的眷恋之情,即使身在高楼台阁,也难以割舍那份思念。
最后,“长安道”以下几句,诗人感叹现世无刘表这样的忠良,而王粲等人也只是依附于权贵。这不仅是对当时政治状况的无奈,更是对自己理想无法施展的悲哀。整首诗充满了诗人的历史使命感和个人的情感波动,是一篇集怀古、抒怀抱、忧国忧民于一体的杰出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