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宫殿赋昭阳,岂信人间过夜郎。
明月入江依旧好,青山埋骨至今香。
不寻饭颗山头伴,却趁汨罗江上狂。
定要骑鲸归汗漫,故来濯足戏沧浪。
形式:七言律诗押[阳]韵翻译
昔日宫殿歌颂昭阳,怎会想到人间会有夜郎之行。明亮的月亮映照江面依然如故,青翠的山峦下埋藏着英魂香气长存。不再寻找饭颗山的旧友,而是选择在汨罗江上放纵狂奔。我决心骑着巨鲸回归浩渺宇宙,特意来到这里,在沧浪水中洗涤心灵。注释
宫殿:古代帝王的住所。昭阳:古代宫殿名,此处代指宫廷生活。夜郎:古国名,偏远之地,此处象征艰难困苦。明月:明亮的月亮,象征纯洁和永恒。青山:青翠的山峦,常用来寄托哀思。饭颗山:传说中的地方,可能指隐居之处。汨罗江:楚国河流,屈原投江之地,象征忠诚与悲剧。鲸:神话中的巨兽,象征壮志或超脱。汗漫:广阔无垠,形容宇宙或天地。沧浪:古代水名,此处寓指世间或自然。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忆李白》,通过对李白的回忆和想象,表达了对这位唐代诗仙的敬仰与怀念。首句“当年宫殿赋昭阳”,提及李白曾为宫廷诗人,才华横溢;“岂信人间过夜郎”则暗示李白的放荡不羁,如同夜郎国的豪情。接下来,“明月入江依旧好,青山埋骨至今香”描绘了李白诗意的生活和永恒的精神,即使肉体逝去,精神犹在江河间流传。“不寻饭颗山头伴,却趁汨罗江上狂”暗指李白的狂放个性,不拘小节,选择在汨罗江畔寄托情感。“定要骑鲸归汗漫”借用神话,表现李白追求自由无拘无束的理想,“故来濯足戏沧浪”则以戏水表达李白的洒脱与超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辛弃疾的笔触,将李白的形象塑造得既豪放又深沉,展现了他对李白人格魅力的独特理解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