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流沙道,西征过北门。
但添新战骨,不返旧征魂。
楼角临风迥,城阴带水昏。
传声看驿使,送节向河源。
形式:五言律诗押[元]韵翻译
走上那万里迢迢的沙漠之路,西行的人们都要经过这座城门。一次次的出征啊,只是增添着新死者的尸骨,却不见旧死者返回灵魂。楼的檐角凌风翘起,多么高寒;城的阴面靠近渭水,一片昏暗。城门下又有驿使喧呼而过,该是西行远途与吐蕃和谈。注释
东楼:在秦州城。流沙:沙漠。指吐蕃所居之地。但:只。征魂:指出征战士的灵魂。凌风迥:高高地迎风凌空而起。昏:昏暗。声;这里指驿使的传呼声。驿使:信使,出往外域的使节。节:使节。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的萧瑟景象和战士们的孤独与牺牲。诗人通过“万里流沙道,西征过北门”一句,勾勒出一个广阔而又荒凉的边疆地带,战争的足迹延伸至遥远的北方。紧接着,“但添新战骨,不返旧征魂”表达了战争中生命的消逝和牺牲,以及那些不再回来的灵魂,只留下白骨。
“楼角临风迥,城阴带水昏”则描绘了一座孤独的边塞楼阁,它静立在狂野般的风中,而城市的阴影里弥漫着一片水汽与萧瑟。这样的景象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寂寞和悲凉。
最后两句“传声看驿使,送节向河源”则写出了边塞上下通报的紧迫感,以及对时间的紧迫。在这里,诗人可能在表达一种对远方消息的渴望以及对生命流逝速度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和对战争现实的反思,传达了边塞生活的苍凉与悲壮,以及诗人对战士们牺牲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