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维予小子,不聪敬止。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
形式:四言诗翻译
警戒警戒要记牢,苍天在上理昭昭,天命不改有常道。休说苍天高在上,佞人贤士下上朝,时刻监视明秋毫。我虽年幼初登基,聪明戒心尚缺少。日有所成月月进,日积月累得深造。任重道远我所乐,光明美德作先导。注释
敬:通“儆”,警戒。之:语气词。维:是。显:明察,明白。思:语气助词。命:天命。易:变更。此句谓天命不是一成不变的。陟降:升降。厥:其。士:庶士,指群臣。一说士,通“事”。日:每天。监:察,监视。兹:此,指人间。小子:年轻人,周成王自称。不、止:皆为语词。聪:聪明,此处意为听从。日就月将:日有所得,月有所进。就:成就。将:进。缉熙:积累光亮,喻掌握知识渐广渐深。缉熙,当谓渐积广大以至于光明。”佛:通“弼”,辅助。一说指大。时:通“是”,这。仔肩:责任。郑笺:“仔肩,任也。”示我显德行:言指示我以显明的德行。鉴赏
这首诗选自《诗经·小雅·敬之》,是中国古代的一首颂扬君德和礼法的诗歌。开篇“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表达了对天命的尊崇与敬畏,强调了君主的命令不可轻视。接着,“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描绘了一幅君王以身作则、亲近贤士的情景,显示出国之根本在于德行和法度。
诗中“维予小子,不聪敬止。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反映了作为后代的学习者,对先王圣德的尊崇与效仿之情,以及对知识与道德的追求如同日夜不息地向着光明前进。
最后,“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借助神灵的力量,以显彰美好的品德。这句话也强调了作为君主或士人的道德榜样作用,是如何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引导和教育民众。
整首诗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简洁而又富有韵味的语言,以及对先王之道的颂扬,展现出古人对于德治与礼法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