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部伎,鼓笛諠。舞双剑,跳七丸。袅巨索,掉长竿。
太常部伎有等级,堂上者坐堂下立。
堂上坐部笙歌清,堂下立部鼓笛鸣。
笙歌一声众侧耳,鼓笛万曲无人听。
立部贱,坐部贵。
坐部退为立部伎,击鼓吹笙和杂戏。
立部又退何所任,始就乐悬操雅音。
雅音替坏一至此,长令尔辈调宫徵。
圆丘后土郊祀时,言将此乐感神祇。
欲望凤来百兽舞,何异北辕将适楚。
工师愚贱安足云,太常三卿尔何人。
形式:乐府曲辞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新乐府·立部伎》。诗中通过对宫廷乐队中的“立部伎”与“坐部伎”的比较,表达了诗人对于音乐雅正被废弃、民间杂戏取而代之的不满和哀叹。
在这首诗中,“立部伎”指的是站在下面的乐师,他们演奏的是较为低级的鼓笛等乐器,而“坐部伎”则是坐在上面,地位更高,演奏的可能是笙等雅乐乐器。诗人通过对这两种乐师及其乐器的描述,反映出当时宫廷音乐中的等级制度,以及雅乐的边缘化和民间杂戏的流行。
诗中“立部贱,坐部贵”直接点出了这种社会地位的差别,而“坐部退为立部伎,击鼓吹笙和杂戏”则表明了原本演奏雅乐的人转而去演奏更受欢迎的民间音乐。诗人对此感到无奈和悲哀,认为这样的变化是对雅音的背弃。
最后,“圆丘后土郊祀时,言将此乐感神祇”一句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这种音乐来感动上天的愿望,而“欲望凤来百兽舞,何异北辕将适楚”则是借用古代传说,表达对美好音乐的向往和对现实不满的哀叹。全诗以深刻的笔触批判了当时宫廷音乐界的颓废状态,以及雅乐被边缘化的现实,体现了诗人对于文化传统的坚守和对于艺术纯粹性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