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漾自嶓冢,东流为汉川。
维桑君有意,解缆我开筵。
云雨从兹别,林端意渺然。
尺书能不吝,时望鲤鱼传。
形式:五言律诗押[先]韵翻译
源自嶓冢山脉的河流引导我,向东汇入汉水之川。你像桑树般有心,解开缆绳我便设宴待客。从此云雨相隔,山林边际心情难以言表。期待你的书信不断,希望常有鲤鱼传书来往。注释
漾:水流。嶓冢:古代山脉名。汉川:汉水流域。维桑:比喻对方如桑树般深情。解缆:解开缆绳,指启程或设宴准备。开筵:设宴。云雨:象征离别与思念,也可指男女情事。渺然:迷茫、遥远,形容心情。尺书:短笺,古时常用以寄信。鲤鱼传:古时书信常藏于鱼腹中传递,象征书信往来。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和深远的思念。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期待重逢的情怀。
“导漾自嶓冢,东流为汉川。”这两句是设定场景,从高峻的山峰到广阔的河川,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和诗人胸襟的开阔。这里的“导漾”指的是山谷中的溪流,它们汇聚起来形成了汉江。
“维桑君有意,解缆我开筵。”这里,“桑君”是对友人的尊称,“有意”表明朋友心中有所想象或安排,“解缆我开筵”则是说朋友解除了束缚,让诗人得以自由地前行或发展。这两句传达了朋友之间的默契和支持。
“云雨从兹别,林端意渺然。”“云雨从兹别”可能暗示着离别之际天气多变,不仅是自然景象的变化,更有情感上的波动。而“林端意渺然”则表达了诗人在林边思念朋友的心情,情意绵长而又有些许迷茫。
“尺书能不吝,时望鲤鱼传。”这两句表明了诗人希望通过书信与朋友保持联系,“尺书”即手书的信件,“能不吝”则是说愿意不惜工夫地去写这些信件。最后,“时望鲤鱼传”中“鲤鱼”在古代有时用作信使,诗人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方式得到朋友的消息。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友人的思念和期盼,展现了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