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
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
添瓶涧底休招月,烹茗瓯中罢弄花。
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
形式:七言律诗押[麻]韵注释
空门:佛教名词。云房:古时称隐士或僧道的住所。九华:九华山在安徽省青阳县西南,因有九峰形似莲花,故名。竹马:儿童玩具,当马骑的竹竿。金地:佛教典故。后常用金地、布金之地代指寺庙。瓶:汲水的陶罐。烹茗:煮茶。瓯:盆盂一类的瓦器、陶器。弄花:一种茶艺,于泡茶时于杯中冲出种种花纹、花样。烟霞:山水景致。因为山水景致中烟霞所占比重最大,故一般山水美景便称作烟霞。烟指雾霭云烟,霞即阳光晚霞。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师在深山中与一位童子告别的情景。"空门寂寞汝思家"表达了禅师对童子的关心和不舍之情,童子即将离开这个清净的环境回到俗世。"礼别云房下九华"则是描述童子离别禅堂的情景,云房象征着高远和仙境,九华或许暗指深山。
"爱向竹栏骑竹马"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童子在禅院中嬉戏的场景,竹马是儿童游戏的一种方式,这里也隐喻了童子纯真无暇的心性。"懒于金地聚金沙"则显示出禅师对于俗世财富的超脱态度,金地和金沙都是财富的象征,但在禅者的眼中却显得索然无味。
"添瓶涧底休招月"是诗人对童子的叮咛,希望他不要被外界的诱惑所迷惑,如同不需要刻意去吸引山涧中的明月。"烹茗瓯中罢弄花"则是在描述禅师和童子共同的生活片段,他们一起品茶,享受简单的快乐。
最后两句"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表达了对童子的祝福,希望他能够顺利地离开,不必过于哀伤。同时,诗中透露出禅师与童子之间深厚的情谊,即使分别,也会有烟霞般的美好回忆作为陪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和禅意的离别场景,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佛法的理解和生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