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云中君不降,竟夕自悲秋。
形式:五言律诗押[尤]韵翻译
露水与寒光汇集一处,微弱的阳光落在楚地的山丘上。猿猴在洞庭湖边的树上啼叫,人乘坐着木兰舟行驶。广阔的湖泊中升起明亮的月亮,青色的山峦间夹杂着湍急的河流。云中的神仙没有降临,整晚我独自悲伤于这秋天的景致。注释
露气:夜晚凝结在地面或物体上的露珠形成的水汽。寒光:清冷的光辉,这里指早晨或傍晚时微弱的日光。微阳:微弱的阳光。楚丘:楚地的山丘,楚为古国名,此泛指江南地区。猿啼:猿猴的啼叫声,常用于文学中表达凄凉或孤独之感。洞庭树:洞庭湖周边的树木,洞庭湖为中国著名的大淡水湖。木兰舟:用木兰树制作的船,常用来形容船只的精美或文人雅士所乘之舟。广泽:广阔的水域或湖泊。明月:明亮的月亮,常象征清澈、宁静或思乡之情。苍山:青黑色的山,形容山色深绿而带有一定的距离感。乱流:水流湍急且方向不一。云中君:神话中的云神,此处可能借指遥不可及的理想或友人。竟夕:整晚,从傍晚到天明的一段时间。自悲秋:自己因秋天的景色而感到悲伤,悲秋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主题,表达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马戴的《楚江怀古三首·其一》。通过这短短的五言绝句,诗人以独特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对过去历史的怀念与思考。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清晨的景象,露水凝结在草叶上闪烁着晶莹的光泽,太阳刚刚升起洒落在楚地的丘陵之上。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猿鸣声回荡于洞庭湖畔的古树之间,而诗人自己则乘坐着覆盖有木兰花的小船。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当下的自然环境,更通过猿啼这一生灵之声,传达出一种孤寂与哀伤。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这两句诗把画面推向夜晚,湖泽之上升起了一轮明亮的月亮,而远处的苍翠山峦间则是溪水纷飞,声势浩大。这既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激荡与不安。
"云中君不降,竟夕自悲秋。"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深切哀思。诗人望着天空中的云朵,感慨于历史英雄未再现世,而自己则在黄昏之际独自沉浸于对逝去岁月的悲凉之中。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怀念、个人命运的无奈以及时代变迁的哀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