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无它在所存,小人君子此中分。
改图不害为君子,迷复终归作小人。
良药有功方利病,白圭无玷始称珍。
欲成令器须追琢,过失如何不就新。
形式:七言律诗翻译
善恶的本质在于人心,君子与小人在其中自分高下。如果能改变错误,即使曾经是小人也能成为君子;但如果迷失,终究会回归小人本性。良药才能真正治愈疾病,毫无瑕疵的白玉才被视为珍贵。要成为优秀的人,必须经过不断的磨砺和雕琢;过去的过失怎能不改正以求新生。注释
善恶:指人的道德品质的好坏。存:存在。小人:品德低劣的人。君子:品德高尚的人。改图:改变心意或行为。害为:妨碍成为。迷复:迷失后又恢复。良药:能治病的药物。功:功效。利病:治疗疾病。白圭:古代比喻极洁白无瑕的玉,引申为品行纯洁。玷:污点。称珍:被称赞为珍贵。令器:优秀的器具,这里比喻优秀的人才。追琢:不断雕琢和磨炼。过失:过去的错误或缺点。就新:改正并追求新的进步。鉴赏
这首诗名为《诫子吟》,是宋代学者邵雍所作。诗中以善恶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强调改变恶习的重要性。"善恶无它在所存,小人君子此中分",意思是善与恶的区别在于个人的选择和行为,决定了一个人是君子还是小人。"改图不害为君子,迷复终归作小人",告诫孩子如果能改正错误,就能成为有品德的人;反之,若迷失不改,则会走向小人的道路。
"良药有功方利病,白圭无玷始称珍",运用比喻,说明只有真正有益于治疗疾病的好药,才能被人们视为珍贵;同样,人品纯洁无瑕,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最后两句"欲成令器须追琢,过失如何不就新",强调要像雕琢美玉一样,不断修正自己的过失,才能成为有用之才。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教于言,以生动的比喻教导孩子要明辨是非,勇于改过,追求道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