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峰高出众山颠,疑隔尘沙道里千。
俯视烟云来不极,仰攀萝茑去无前。
人间已换嘉平帝,地下谁通句曲天。
陈迹是非今草莽,纷纷流俗尚师仙。
形式:七言律诗押[先]韵翻译
一座山峰高耸入云,仿佛与世隔绝在千里的尘沙之外。从山巅俯瞰,烟云缭绕,似乎没有尽头;仰望上去,攀爬藤蔓无路可寻。人间已经换了新的君主嘉平帝,地下的世界又有谁能沟通那神秘的句曲天界。昔日的遗迹已成荒草,世间的纷扰仍然崇尚仙道。注释
一峰:最高的山峰。众山颠:众多山峰的顶点。尘沙:尘土和沙粒,象征世俗。道里千:遥远的道路。俯视:向下看。烟云:云雾。极:尽头。仰攀:向上攀爬。人间:人世间。嘉平帝:一个帝王的名字,这里泛指人间的新领袖。句曲天:神话中的仙境。陈迹:过去的遗迹。是非:对错、是非之事。草莽:荒草丛生之地,比喻废弃或遗忘。流俗:世俗之人。师仙:崇拜仙道。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高峰,俯瞰远望时的景象和感受。"一峰高出众山颠"表达了大茅山之高峻,超越其他群山。而"疑隔尘沙道里千"则通过对比山峰与尘世的距离,强调了山峰之遥远。
诗人通过"俯视烟云来不极"和"仰攀萝茑去无前"表达了从不同角度观察自然景象时的心境。一个是低头看不尽的烟云变化,一个是抬头攀登却不知边际。
接下来的两句"人间已换嘉平帝,地下谁通句曲天"则反映出诗人对于世事变迁和历史更替的感慨。这里的“嘉平帝”指的是宋仁宗时期的年号,表明时间已经过去了许多年,而地下的古人又是怎样理解这个纷扰复杂的世界。
最后两句"陈迹是非今草莽,纷纷流俗尚师仙"则是在述说历史遗迹与现代景象的对比,以及诗人对于流行于世的文化趋势和个人理想之间的矛盾。这里“陈迹”指的是古代留下的痕迹,“今草莽”则是现在荒废不再的景象。而"纷纷流俗尚师仙"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之物的批判,同时又对追求精神理想的人(“师仙”)持有赞美态度。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抒发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个人理想与现实社会之间关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