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火樱桃,照一架、荼蘼如雪。春正好,见龙孙穿破,紫苔苍壁。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
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
形式:词词牌:满江红翻译
似火樱桃,如雪荼藦,映辉斗艳。春色正浓,喜见春笋破土而出。母燕引着雏燕试飞,黄莺呼叫伴侣。春带愁来,不带愁去,令人伤怀。登楼望家国,有层山叠水相隔,饮烟已经被山挡住了,家在哪里呢?古今家国之恨,向谁倾诉。乡梦恐怕难以传到千里之外了,唯闻子规啼三更月。杜鹃声声劝归,人却难以归去。注释
荼蘼:亦称酴醿,以色似酴醿酒而名。落叶小灌木,春末夏初开白花。一架:荼藦枝细长而攀缘,立架以扶,故称一架。龙孙:竹笋的别名。紫苔苍壁:长满青紫色苔藓的土阶。乳燕引雏:母燕引着雏燕试飞。流莺唤友:黄莺呼叫伴侣。肠千结:以千结形容愁肠难解。蝴蝶梦:庄子梦见自己化为蝴蝶,后人造以蝴蝶称梦。子规:亦名杜鹃。鉴赏
这首《满江红·其二》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抒发了词人的思乡之情和愁绪。词中通过描绘樱桃如火、荼蘼似雪的春景,展现了生机盎然的季节,然而龙孙破苔的细节又透露出一丝岁月的沧桑。乳燕和流莺的描绘,表现了生命的活力与娇弱,词人借此表达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一句,直接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愁苦,春天的美好并未能带走他的忧愁,反而使愁绪更加深重,如同千结的愁肠。接下来,词人登高远望,只见春山重叠,家乡被烟波阻隔,这画面充满了离愁别绪。
“古今遗恨,向他谁说”表达了词人对历史与个人命运无尽的感慨,无人可以倾诉。最后,词人借蝴蝶不能传递千里之梦和子规啼叫声声,寓言自己无法回到故乡的无奈,以及夜深人静时枕上的孤独劝告,表达了归乡之难的深深绝望。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寄托了词人对家乡的深深怀念和人生的无尽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