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木凋零感百忧,萧条风景入双眸。
一年屈指余三月,四序惊心又九秋。
霜雪有威应国耻,山川无色亦神羞。
穷阴急望阳来复,消息梅花在岭头。
形式:七言律诗押[尤]韵鉴赏
这首诗《立冬日》由清代诗人刘绎所作,通过描绘冬日景象,表达了深沉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期待。
首联“万木凋零感百忧,萧条风景入双眸”,开篇即以“万木凋零”描绘出冬季万物萧瑟的景象,引发诗人内心的百般忧愁,萧条的景色仿佛直接映入他的眼帘,触动了他敏感的心弦。
颔联“一年屈指余三月,四序惊心又九秋”,进一步点明时令,指出距离一年结束仅剩三个月的时间,四季更迭之快让人心生惊悸。这里的“九秋”不仅指秋天的九个月,也暗含岁月流逝之感,让人不禁感叹时光匆匆。
颈联“霜雪有威应国耻,山川无色亦神羞”,诗人将自然界的霜雪比作国家的耻辱,山川失去了往日的色彩,似乎也在为国家的不幸感到羞愧。这一联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社会现实的隐喻,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忧虑。
尾联“穷阴急望阳来复,消息梅花在岭头”,在描绘了一幅冬日严寒的景象后,诗人转而表达对未来温暖春天的渴望。他急切地期盼着阳光的回归,并且在心中寻找着希望的象征——岭头的梅花。这一联既是对自然规律的遵循,也是对生活希望的寄托,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不屈不挠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立冬时节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国家命运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