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潇湘之山衡山高,山巅朱凤声嗷嗷。
侧身长顾求其群,翅垂口噤心甚劳。
下悯百鸟在罗网,黄雀最小犹难逃。
愿分竹实及蝼蚁,尽使鸱枭相怒号。
形式:古风押[豪]韵翻译
你可曾看见潇湘之地的衡山高峻,山顶的红凤发出哀鸣。它侧身回望,寻找同类,翅膀低垂,嘴巴紧闭,内心十分疲惫。向下怜悯被捕获的百鸟,即使是小小的黄雀也难以逃脱。我愿意分享竹林的果实给蝼蚁,只愿能让凶猛的鸱枭也发出愤怒的叫声。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社会寓意。开篇"君不见潇湘之山衡山高,山巅朱凤声嗷嗷"两句,通过对比潇湘和衡山的高度,以及山顶朱凤(一种神鸟)的叫声,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感受和赞美。
接下来的"侧身长顾求其群,翅垂口噌心甚劳"两句,则写出了诗人对这只孤独的朱凤寻找同伴的情形,以及它那种焦急甚至于疲惫的心境。这里通过对鸟的描绘,传达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团聚的渴望。
"下悯百鸟在罗网,黄雀最小犹难逃"两句,则转向对捕鸟网中无辜受困的小鸟表示同情。即便是体型最小如黄雀的鸟儿,也无法避免陷阱,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弱者的悲悯和不平之鸣。
最后,"愿分竹实及蝼蚁,尽使鸱枭相怒号"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慈悲心怀,他希望能将竹子的果实分享给连小虫如蝼蚁都不例外的众生,以至于让天敌般的鸟类间(鸱枭)因为争食而互相愤怒。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生命平等权利的一种呼唤,也映射出诗人对于社会中弱势群体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通过描绘生动的山水景观和鸟类的情感世界,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以及他对于生命尊严和公平正义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