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形式:七言绝句词牌:夜合花押[阳]韵翻译
阵阵西风,吹过平原,带来了禾黍的芳香;溅溅流泉,泻入沟渠,打谷场上一片繁忙。只有它经过了一年辛勤耕耘的老牛,闲适地躺在山坡上,嚼着草,沐浴着金色的夕阳。注释
禾黍:禾与黍。泛指黍稷稻麦等粮食作物。鸣泉:淙淙鸣响的泉水。窦:此指水沟。了:了却。啮:同“嚼”,啃、咬。原作“齧”。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丰收时节的田园风光图景。诗人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秋天百里之内西风送爽、禾黍芬芳的美好景象,同时也勾勒出了自然界中生命力顽强的一面。
"百里西风禾黍香"一句,通过对西风和禾黍气味的描写,传达出秋天收获时节的喜悦。这里的“百里”表明了这一美好景象并非局限于某一小片区域,而是普遍存在于广阔的田野之中。
"鸣泉落窦谷登场"则让人联想到山谷间清澈泉水的歌唱声,以及水流在谷地形成的小瀑布,显示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登场"一词暗示了诗人对这片景色的亲身体验和欣赏。
接下来的两句“老牛粗了耕耘债,齧草坡头卧夕阳”则转向劳作的农夫和老牛,通过老牛在收获季节后的悠闲情形,反映出农业社会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态。"老牛粗了耕耘债"表明了秋天过后耕种的工作已经完成,而“齧草坡头卧夕阳”则描绘出了老牛在黄昏时分,于草丛中悠闲地吃着草,享受着夕阳的温暖。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农业社会的丰收景象,也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生活、对辛勤劳作后的安逸享受的情感寄托。通过对秋天田园风光的细腻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美好时节的赞美,以及对简单农业生活的向往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