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维东井,城池起北辰。
咸歌太平日,共乐建寅春。
雪尽黄山树,冰开黑水津。
草迎金埒马,花伴玉楼人。
鸿渐看无数,莺歌听欲频。
何当桂枝擢,还及柳条新。
形式:排律押[真]韵翻译
国家基业稳固如东方的井宿,城市防御体系围绕着北极星展开。人们齐声歌唱太平盛世,共同欢庆建寅之春的到来。黄山上的积雪已经消融殆尽,黑水渡口的冰层也已融化。绿草迎接金边围栏中的骏马,鲜花陪伴玉楼中的佳人。天空中飞翔的大雁数不胜数,黄莺的歌声悦耳动听,令人频频倾听。何时才能在科举中高中,如同折取桂枝一般荣耀,那时柳条也将焕然一新。注释
开国:建立国家。维:如,似。东井:井宿,二十八宿之一,位于东方,象征国家的基业。城池:城墙和护城河,代指城市的防御体系。起:围绕,以……为中心。北辰:北极星,象征国家的中心或首都。咸:全,都。歌:歌唱。太平日:太平盛世的日子。共:共同。乐:欢庆,庆祝。建寅春:古代以干支纪年,建寅为正月,此处指春季的开始。雪尽:积雪全部融化。黄山:泛指高山,此处不一定特指安徽黄山。树:树木。冰开:冰层融化。黑水:泛指河流,此处不一定特指某一条河。津:渡口。草迎:绿草迎接。金埒:金边围栏,形容豪华的马厩或场地。马:骏马。花伴:鲜花陪伴。玉楼:华丽的高楼,代指富贵人家的居所。人:佳人,美人。鸿渐:大雁逐渐飞来,也可指数量众多的大雁。看无数:数不胜数。莺歌:黄莺的歌声。听欲频:使人频频倾听,形容歌声美妙动听。何当:何时才能够。桂枝擢:比喻科举考试中选,获得功名,如同折取桂枝(古代常以折桂喻指科举登第)。还及:还能赶上。柳条新:柳条焕发出新的生机,比喻时令更新,也象征个人事业的新起点。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和平繁荣的早春景象,充满了生机与希望。开篇“开国维东井,城池起北辰”两句,通过对都城布局的描述,展示了一种宏伟与稳固的感觉。“咸歌太平日,共乐建寅春”则表达了人们在太平年华中共同享受早春美好的心情。
“雪尽黄山树,冰开黑水津”两句,生动描绘了冬去春来的自然景观。雪后的黄山树木与解冻的河流,都成为了春天到来的象征。接下来的“草迎金埒马,花伴玉楼人”则是对早春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出大地回暖后生机勃勃的情状。
“鸿渐看无数,莺歌听欲频”两句,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鸿雁与莺莺的叫声进行对比,传达了一种春日游乐时光无限的悠然自得。最后,“何当桂枝擢,還及柳条新”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美好事物的期待,以及对即将到来的更美好景象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早春图画,流露出诗人对太平盛世、自然美景和个人幸福生活的深切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