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无六月,大地绝纤埃。
暑向风前退,秋从雨后来。
问桐知叶落,修桂待花开。
畴昔扁舟兴,分明欲唤回。
形式:五言律诗押[灰]韵翻译
长江没有六月的炎热,大地摆脱了细微尘埃。酷暑在凉风中消退,秋天随着雨后悄然到来。询问梧桐知晓叶子已凋零,修剪桂树期待花朵盛开。往昔乘船的兴致犹在,仿佛能呼唤回那些过去的时光。注释
六月:农历六月,通常天气炎热。纤埃:极微小的灰尘。暑向风前退:炎热的夏天在凉风中逐渐消退。修桂待花开:精心修剪桂花树,等待花朵绽放。畴昔:往昔,从前。扁舟:小船。分明欲唤回:清楚地想要找回过去的某种情感或记忆。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尽初秋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抒发了自己对时间流转和生命变化的感慨。首句"长江无六月"直接点出了季节的交替,长江在炎热的六月即将过去,而不是描述其常态,显示出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敏锐感觉。
接着"大地绝纤埃"则描绘了一片干净,没有尘埃的景象,与夏日的繁华形成对比,预示着秋天的到来。暑气在风前退去,秋意随雨后而生,这两句通过动静结合,生动地表现了季节更迭的自然界。
"问桐知叶落,修桂待花开"则是诗人借物抒情之笔法,通过树木和花朵的变化来表达对生命循环的思考。桐树在秋风中知道自己的叶子即将凋零,而桂树则在等待着自己花朵绽放的时刻。这两句诗不仅描写了自然景象,更蕴含了对生老病死的深刻感悟。
最后"畴昔扁舟兴,分明欲唤回"中,"畴昔"二字令人想象起往昔的岁月,而"扁舟兴"则是诗人心中的某种追寻或是逃离的欲望。"分明欲唤回"表达了诗人想要唤醒或者呼唤回某些已经过去的事情或情感,带有一丝哀伤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生命更迭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