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馀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落尽海西头。
形式:古风翻译
长安的少年豪侠,夜晚登上戍楼眺望太白星。陇山上的明月高悬,边关的行人深夜吹响笛子。关西的老将军承受不住忧愁,驻马倾听笛声,泪水直流。他亲身经历大小一百余场战役,部下将领有的已封万户侯。苏武才被封为典属国,但他的旌节在海西头早已落尽。注释
长安:唐朝的首都,这里指代繁华的都市。少年游侠客:年轻的豪杰,侠义之人。戍楼:边防城堡的瞭望楼。太白:这里指太白星,古代认为太白星象征战争。陇头:陇山的山顶,古时边关之地。关西老将:西部边疆的老将军。不胜愁:承受不住忧愁。偏裨:副将,裨将的别称。万户侯:食邑万户的封爵,代指高官。典属国:管理藩属国家的官职。节旄:古代使臣出使时所持的符节,顶端饰有牦牛尾。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的萧瑟与悲凉,通过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星辰,陇头明月之下关口行人夜吹笛声,营造出一种边境的寂寥氛围。诗中“关西老将不胜愁”一句,透露出老将内心的忧虑与哀伤,他身经百战,曾是万户侯,却也只能驻马倾听笛声,感慨于战争的无常与人生的苍茫。最后“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落尽海西头”则借古代忠臣苏武的故事,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与哀悼。
王维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通过对比和联想,勾勒出一个英雄末路、边塞孤独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他的笔触既有力度,又不失细腻,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情怀与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