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古诗词网主要是分享唐诗、宋词、词牌名、文言文、古籍、诗词名句等。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寄东鲁二稚子原文及翻译

作者: 时间:2025-04-15阅读数:0

唐-李白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

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

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

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

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

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形式:古风押[先]韵

翻译

吴地的桑叶已经碧绿,吴地的蚕儿已经三眠。我的家室远寄东鲁,我家的田地谁人劳作?我欲春日耕种已经赶不上了,能否乘船江行而返也心感茫然。南方来风吹着我的思乡之心,飞堕在家乡的酒楼门前。楼的东边有一株桃树,枝条高耸被青烟笼罩。这株桃树是我临行时所栽,一别至今已是三年。桃树如今与酒楼一样高了,我出行在外仍未回返。我的娇女名叫平阳,手折花朵倚在桃树边盼我回家。折下桃花不见父亲的面,眼泪哗哗如同泉水流淌。我的小儿名叫伯禽,已经与姐姐一样高了。他俩并肩双行在桃树之下,谁能抚背怜爱他俩?想到这里心中不定七上八下,肝肠忧煎日甚一日。撕片素帛写下远别的心怀,借此我仿佛也回到了汶阳之川。

注释

吴地:即今江苏一带,春秋时此地属吴国。三眠:蚕蜕皮时,不食不动,其状如眠;蚕历经三眠,方能吐丝结茧。东鲁:即今山东一带,春秋时此地属鲁国。龟阴田:这里借此指李白在山东的田地。春事:春日耕种之事。酒楼:据《太平广记》所载,李白在山东寓所曾修建酒楼。拂青烟:拂动的青烟,形容枝繁叶茂状。向三年:快到三年了。向:近。旋:还,归。“娇女字平阳”:此句下一作“娇女字平阳,有弟与齐肩。双行桃树下,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抚背:抚摩肩背;长辈对晚辈的抚爱举动。失次第:失去了常态,指心绪不定,七上八下。次第,常态,次序。裂素:指准备书写工具之意。素,绢素,古代作书画的白绢。之:到。汶阳川:指汶水,因汶阳靠近汶水故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淡的乡愁和对亲情的深切怀念。开篇“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两句,通过桑叶的绿意和蚕的三次蛰变,点出了时序的流转和季节的更迭。随后的“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则透露了诗人对远方家园的思念以及对那片由他亲手所种之土地的留恋。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表达了诗人对于错过时机的无奈与对未来迷茫前路的感慨。接着,“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则写出了内心深处对于家乡的向往和对南风带来的温暖记忆。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这里,诗人通过自己种植的桃树,抒发了对过往时光的追思以及时间流逝的感慨。随后,“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则强调了诗人对于成长和变化的感受,以及自己的行迹并未回转。

“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这里出现了一位女性形象,她在桃树下折花,这不仅是对美好时光的描绘,也映射出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家庭温暖和亲情的向往。“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家园、无法与亲人共享时光的悲痛。

“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这里的小儿形象和对其抚背之举,充满了父母般的关爱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担忧。

“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这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种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特别是桃树的生长变化,以及家人亲情的点滴展现,构筑了一幅充满乡愁与亲情的画卷。

标签: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