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古诗词网主要是分享唐诗、宋词、词牌名、文言文、古籍、诗词名句等。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题苏武牧羊图原文及翻译

作者: 时间:2025-04-08阅读数:0

元末明初-杨维桢

未入麒麟阁,时时望帝乡。

寄书元有雁,食雪不离羊。

旄尽风霜节,心悬日月光。

李陵何以别,涕泪满河梁。

形式:五言律诗押[阳]韵

翻译

不期望麒麟阁的画像,也时时把故国遥望。大雁送来苏武的音信,在北海牧羊时茹毛饮雪。牧羊时卧起操持,节旄尽落,心中却有日月的光芒。李陵送别了归国的苏武,不断的泪水洒满河粱。

注释

苏武:字子卿,汉族,杜陵(今陕西西安)人,西汉大臣。他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他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麒(qí)麟(lín)阁:汉代阁名,在未央宫内。画功臣像于其上,苏武是第十一人。帝乡:京城。旄尽风霜节:指苏武持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旄:古时旗杆或节杖头上用牦牛尾做装饰的旗子;风霜节:比喻节操高洁。李陵何以别:指苏武回归汉朝时,李陵置酒送别事。李陵:汉朝将领,率兵击匈奴时,兵败屈节投降。后苏武归汉时,李陵曾置酒相送。河梁:桥梁。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苏武牧羊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苏武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故国的深深眷恋。首句“未入麒麟阁,时时望帝乡”,既点明了苏武虽未封侯拜相,却时刻思念着自己的祖国,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接下来,“寄书元有雁,食雪不离羊”两句,运用了“鸿雁传书”的典故,形象地描绘了苏武在荒凉之地,仍不忘与家乡亲人通信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他在艰苦环境中生活的艰难与孤独。

“旄尽风霜节,心悬日月光”则进一步赞扬了苏武的高尚品质和坚定意志。这里的“旄”指的是苏武手持的符节,即使在严酷的风霜中,也依然保持其坚贞不屈的本色;而“心悬日月光”则是说他的内心如同日月般明亮,充满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理想的追求。

最后,“李陵何以别,涕泪满河梁”一句,通过对比李陵与苏武的不同选择,表达了对苏武忠贞不渝精神的敬佩。李陵投降匈奴,而苏武则坚守节操,最终得以回归故国。这一对比,不仅凸显了苏武的伟大人格,也深化了主题,使读者对忠诚与背叛、坚持与妥协之间的抉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苏武牧羊图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苏武个人的英雄气概,也寄托了作者对忠诚、坚守与爱国情怀的赞美与向往。

标签: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