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
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岂闻一绢直万钱,有田种谷今流血。
洛阳宫殿烧焚尽,宗庙新除狐兔穴。
伤心不忍问耆旧,复恐初从乱离说。
小臣鲁钝无所能,朝廷记识蒙禄秩。
周宣中兴望我皇,洒血江汉身衰疾。
形式:古风翻译
回忆那开元盛世时,哪怕小城也住满万民。稻米如脂粟米洁白,公家私库都充实丰富。全国道路无猛兽出没,远行无需选吉日出行。各地丝织品络绎不绝,男耕女织的生活井然有序。皇宫内圣人奏响雅乐,天下友人亲如胶漆。百年间未有大灾变,国家治理如同叔孙制定的礼乐法度。哪曾听说一匹绢值万钱,如今田地种谷却要流血牺牲。洛阳宫殿只剩灰烬,宗庙新近被狐狸兔子占据。心痛难忍询问老人,又怕他们讲述战乱离散的苦楚。我这愚钝小臣无能为力,只因朝廷恩典得以任职。期盼周宣王般的中兴,愿我皇能重振朝纲,但身体已衰弱多病。注释
忆昔:回忆。开元:唐朝皇帝唐玄宗的年号。小邑:小城镇。犹:仍然。藏:隐藏,居住。公私仓廪:官府和私人仓库。俱:都。丰实:充足。豺虎:比喻盗贼。吉日:吉祥的日子。齐纨鲁缟:齐地的细绢和鲁地的白纱。车班班:车辆络绎不绝。叔孙礼乐:指古代贤相叔孙通制定的礼仪法规。一绢直万钱:物价昂贵。流血:指战争或动乱。洛阳宫殿:唐朝东都洛阳的宫殿。狐兔穴:被野兽占据。耆旧:年高德劭的人。乱离:战乱离散。鲁钝:愚笨。蒙禄秩:蒙受俸禄。周宣中兴:指周宣王时期国泰民安。洒血:流血奋斗。鉴赏
这是一首颇具深意的诗作,通过对过去盛世的回忆,反映了作者对于现实状况的不满和忧虑。诗人以“忆昔开元全盛日”起笔,怀念唐朝开元年间(713-741年)的繁荣景象,当时小镇上家家户户都藏有万家之室,稻米丰饶,仓廪充实,无需忧虑豺虎威胁,民众生活安稳。
接下来的“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表达了当时交通安全和人们外出的自由。随后的“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描绘了一幅农业生产的和谐景象,展现了国家的富足与社会秩序的井然。
然而,这种美好的回忆在后半首诗中被打破。作者通过“岂闻一绢直万钱,有田种谷今流血”表达了对当前经济困难和民生凋敝的哀叹,反映出物价飞涨、土地兼并导致农民流血流泪的悲惨现实。
“洛阳宫殿烧焚尽,宗庙新除狐兔穴”则直指战乱所致的破坏和宗庙沦落。诗人在“伤心不忍问耆旧,复恐初从乱离说”中流露出对过往美好记忆的留恋与痛惜,以及对于战争造成的人间惨剧的忧虑。
最后,“小臣鲁钝无所能,朝廷记识蒙禄秩。周宣中兴望我皇,洒血江汉身衰疾”表达了诗人作为一个忠诚的小臣,对当前政治局势感到无力,同时又寄托着对复兴的希望和对于国运的关切。
这首诗通过对比昔日繁荣与今日困顿,抒发了诗人的历史责任感和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