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夜鹤。夜鹤叫南池。对此孤明月。临风振羽仪。
伊吾人之菲薄。无赋命之天爵。抱局促之短怀。
随冬春而哀乐。懿海上之惊凫。伤云间之离鹤。
离鹤昔未离。迥发天北垂。忽值疾风起。
暂下昆明池。复畏冬冰合。水宿非所宜。
欲留不可住。欲去飞已疲。势逐疾风举。
求温向衡楚。复值南飞鸿。参差共成侣。
海上多云雾。苍茫失洲屿。自此别故群。
独向潇湘渚。故群不离散。相依江海畔。
夜止羽相切。昼飞影相乱。刷羽共浮沉。
湛澹泛清浔。既不经离别。安知慕侣心。
九冬负霜雪。六翮飞不任。且养凌云翅。
俯仰弄清音。所望浮丘子。旦夕来相寻。
形式:古风鉴赏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夜鹤的叫声和自身的处境进行了一番深沉的感慨。开篇“闻夜鹤”即点明主题,而后“夜鹤叫南池,对此孤明月”则描绘出一幅静谧而又有些许凄凉的画面,鹤鸣声中带有一种孤独与寂寞。诗人随后自我反省,“伊吾人之菲薄,无赋命之天爵”,表达了对自身境遇和天命不公的感慨。
“抱局促之短怀,随冬春而哀乐”则是诗人面对自然界的无常和个人的悲欢离合时所表现出的复杂情感。接着,“懿海上之惊凫,伤云间之离鹤”,通过对比以往与现在的情境,强化了这种哀愁。而“离鹤昔未离,迥发天北垂”则是诗人对于过去与现实的回忆和比较。
中间部分,“忽值疾风起,暂下昆明池。复畏冬冰合,水宿非所宜”,描述了夜鹤因应对恶劣天气而不得不找寻避难之地的情景,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无奈。
后续,“欲留不可住,欲去飞已疲。势逐疾风举,求温向衡楚”,则是夜鹤在强烈风力作用下被迫南迁的写照,也映射出诗人的内心世界:既想安定下来,又不得不随波逐流。
“复值南飞鸿,参差共成侣。海上多云雾,苍茫失洲屿”,则是对夜鹤最终找到了同伴但环境依旧险恶的描述,这里的“苍茫失洲屿”更增添了一份迷茫与悲凉。
诗人在最后几句,“自此别故群,独向潇湘渚。故群不离散,相依江海畔”,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情谊的怀念和现实孤独处境的无奈接受。而“夜止羽相切,昼飞影相乱。刷羽共浮沉,湛澹泛清浔”,则是诗人在这种内心纠葛中寻找的一种自我安慰。
最后,“既不经离别,安知慕侣心。九冬负霜雪,六翮飞不任。且养凌云翅,俯仰弄清音”,则是诗人对于未来所持的态度和内心的渴望,而“所望浮丘子,旦夕来相寻”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这首诗通过夜鹤这一形象,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人生画卷。诗人在其中不仅抒发了个人对于命运的无奈和哀愁,也寄寓了对友情、自由以及内心世界深切的情感。在语言上,诗歌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精妙的笔法,使得整首作品既有深邃的情感内涵,又具备鲜明的艺术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