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古诗词网主要是分享唐诗、宋词、词牌名、文言文、古籍、诗词名句等。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上郑员外原文及翻译

作者: 时间:2025-03-25阅读数:0

唐-方干

为郡至公兼至察,古今能有几多人。

忧民一似清吟苦,守节还如未达贫。

利刃从前堪切玉,澄潭到底不容尘。

潜夫岂合干旌旆,甘棹渔舟下钓纶。

形式:七言律诗押[真]韵

翻译

作为地方官既公正又明察,古往今来这样的人实在稀少。他忧心民众如同诗人吟苦诗一样深切,保持节操仿佛未曾显达时一样清贫。他昔日处理事务如同利刃切玉那样干脆利落,其品性清澈到底,不容半点污秽。隐居之人本不应投身仕途的纷扰,他更愿意驾驶渔舟,悠然垂钓于水面。

注释

为郡:担任地方官。至公:极其公正。至察:极为明察。几多:多少。忧民:忧虑民众的疾苦。一似:就像。清吟:清雅的吟诵,这里比喻高洁的情怀。未达:没有显达,指未做官或未富贵。利刃:锋利的刀刃。堪切玉:能够切割玉石,比喻能力强。澄潭:清澈的深潭。不容尘:不容许尘埃污染,比喻廉洁不染。潜夫:隐居之人。干旌旆:干预、投身于仕途的旗帜之下,指做官。甘棹:乐意划桨,甘愿。渔舟:捕鱼的小船。下钓纶:放下钓鱼的线,比喻过隐居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方干的作品,名为《上郑员外》。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于官场的感慨和对清廉之士的赞美。

“为郡至公兼至察,古今能有几多人。”这两句开篇便表达了诗人对于清官的追求和怀疑,至公至察是理想中的官员形象,而现实中这样的官员又有多少呢?

“忧民一似清吟苦,守节还如未达贫。”这里描绘了一位关心百姓、清正廉洁的官员形象。清吟苦,意味着他为民请命的辛酸;守节而贫,表明即使在物质上不富裕,也坚守自己的节操。

“利刃从前堪切玉,澄潭到底不容尘。”诗人用削玉石来比喻官员的清廉,不容一丝尘埃,形象地表达了对纯洁品格的追求和赞扬。

最后两句,“潜夫岂合干旌旆,甘棹渔舟下钓纶。”诗人自比为潜在的隐者,对于那些浮华的官职并不感兴趣,而是愿意过简单自在的生活,就像甘愿驾着简陋的小船去钓鱼。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政治理想,也反映出他个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标签: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