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形式:七言律诗押[齐]韵翻译
在孤山寺北面,贾公亭的西侧,湖水初涨与岸齐平,白云低垂,仿佛触手可及。几只早起的黄莺争抢着向阳的树枝,不知哪家的新燕正在啄食春泥筑巢。纷繁的野花渐渐让人眼花缭乱,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我最喜爱在湖东的白沙堤散步,那里美景令人流连忘返,绿杨成荫,脚下是洁白的沙堤。注释
孤山寺:位于杭州西湖的一座寺庙,由僧人孤山所建。贾亭:贾公亭,唐代建筑,已不存。水面初平:湖水上涨与堤岸齐平。云脚低:形容白云低垂,贴近地表。早莺:春天早来的黄莺。暖树:向阳的树木,温度较高。新燕:刚归来的燕子。啄春泥:燕子用泥土筑巢。乱花:杂乱的野花。渐欲:渐渐想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浅草:初生的短草。没马蹄:草的高度刚好能盖过马蹄。湖东:西湖的东边。行不足:走不够,意为景色太美,看不够。白沙堤:西湖边的一条白色沙土堤坝。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闲适自得的情怀。开篇“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两句,设定了诗人观赏春色的地点,是在一座古老的孤山寺附近的贾亭旁,面对着初升的太阳和低垂的云朵,水面平静如镜。接着“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两句,描绘了春天鸟儿在温暖的树木间争鸣,燕子在泥土中筑巢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生命力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两句,则描绘了一片繁花如织,几乎要将人的视线完全占据的情形,以及春日里的草地虽然尚浅,但足以让行走其上的马蹄轻轻掩埋。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也传达出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致的深刻感受。
最后,“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湖光山色的无限喜爱,以及在这片绿意盎然的杨柳树荫下漫步于白色沙堤旁的惬意心情。这里的“最爱”二字,更显出了诗人的个性和对美好事物的独特情感。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宁静宜人,是白居易先生在描绘春景时所表现出的高超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