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征北伐报功频,刘氏亲为魏国宾。
毕竟以丕成霸业,岂能于汉作纯臣。
两都秋色皆乔木,二祖恩波在细民。
驾驭英雄虽有术,力扶宗社可无人。
形式:七言律诗押[真]韵翻译
南北征战功劳多,刘家亲近如魏国嘉宾。最终还是曹丕建立了霸业,怎能对汉忠诚到底。两京秋色尽显高大树木,两位祖先的恩泽惠及百姓。虽然他能驾驭英雄,但维护国家社稷难道无人可用?注释
南征北伐:指四处征战。报功频:频繁上报战功。刘氏:指刘姓王朝(如刘备)。魏国宾:像魏国的贵宾一样被尊重。毕竟:终究。丕:曹丕,魏文帝。霸业:建立强大的统治地位。纯臣:完全忠诚的臣子。两都:指洛阳和长安,古代中国的两个重要都城。乔木:高大的树木,象征历史悠久。二祖:可能指曹操和曹丕。恩波:恩惠的波及。驾驭:控制和使用。英雄:杰出的人物。术:策略或才能。宗社:国家和家族。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读曹公传》,通过对曹操一生事迹的评述,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独特见解。首句“南征北伐报功频”赞扬了曹操频繁的军事胜利,显示出他的英勇与才能。接着,“刘氏亲为魏国宾”暗示了曹操在政治上的地位,他虽为汉室之臣,但实际已建立了自己的势力。
“毕竟以丕成霸业”指出曹操最终通过扶持曹丕建立了魏国,实现了霸业。“岂能于汉作纯臣”则揭示了他对汉朝的忠诚并非纯粹,暗含着对曹操权谋的评价。接下来,“两都秋色皆乔木”借景抒怀,将历史的沧桑与自然的永恒相融合,寓言曹操虽逝,其影响犹在。
最后两句“驾驭英雄虽有术,力扶宗社可无人”总结了曹操的领导才能和对国家的贡献,虽然他善于驾驭英雄,但是否真能长久维护国家稳定,诗人提出了疑问。整首诗在赞美曹操的同时,也透露出对历史人物复杂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