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苑深迷,趁香随粉都行遍。
隔窗花气暖扶春,只许莺莺占。烛焰晴烘醉脸。
想东邻、偷窥笑眼。欲寻无处,暗掐新声,银屏斜掩。
一片云闲,那知顾曲周郎怨。
看花犹自未分明,毕竟何时见。已信仙缘较浅。
谩凝思、风帘倒卷。出门一笑,月落江横,数峰天远。
形式:词词牌:烛影摇红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日独自徜徉之情景。她迷失于闲适的园苑中,随着花香与细腻的尘土一同行走,每个角落都被她的脚步所覆盖。温暖的花香透过窗棂,似乎在扶持着春天的气息,只让燕子们在此处嬉戏玩耍。
烛光映照在晴朗的日光下,让女子的脸颊看起来如醉人一般。诗中提到“想东邻、偷窥笑眼”,表明她心中所思念的是隔壁的某个人,而她的笑容中带着一丝狡黠,似乎在等待机会去窥视那位邻人。
然而,当她想要寻找那个人时,却发现无处可寻。于是,她暗自压抑着内心的声音,只能将新生的声音隐藏起来。银屏斜掩,是对室内环境的描绘,女子的心情也如同这斜倚的屏风,一部分藏匿,一部分展露。
接下来,“一片云闲”表达了她心中的宁静与淡泊,但随即又提到“那知顾曲周郎怨”,这里的“周郎”指的是历史上的周瑜,借用其故事来表达女子对于往事的回忆和不满。诗中写道,她依旧在徜徉之中未能分得清楚自己的情感,毕竟何时能够见到心中的那个人。
最后一句“已信仙缘较浅”表明她对这段情缘感到淡然,认为它可能只是凡尘之缘,而非仙界的深厚缘分。全诗以“谩凝思、风帘倒卷”作为结束,女子的心思如同被风吹乱的帷幕一般,她的沉思与回忆就此被打断。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构建,展现了古代女子在春日独处时的复杂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