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渺啼鸦了。亘鱼天,寒生峭屿,五湖秋晓。竹几一灯人做梦,嘶马谁行古道。起搔首、窥星多少。月有微黄篱无影,挂牵牛数朵青花小。秋太淡,添红枣。
愁痕倚赖西风扫。被西风、翻催鬓鬒,与秋俱老。旧院隔霜帘不卷,金粉屏边醉倒。计无此、中年怀抱。万里江南吹箫恨,恨参差白雁横天杪。烟未敛,楚山杳。
形式:词词牌:贺新郎翻译
一夜醒来,听乌鸦声远去再听不到啼叫。辽阔的湖面上,陡峭的岛屿被寒气笼罩,意识到这是太湖的秋晓。昨晚在灯光摇曳中,凭着竹几做了一个梦,梦见马嘶人行于古道。披衣起来搔着头,到室外察看星星有多少。此时月光淡黄天微明,连竹篱的影子也难见到,只有竹篱上,挂着几朵小牵牛花在争俏。大自然好像也嫌秋光太清淡,又特意增添些红枣。原指望西风能把忧愁扫掉。结果西风反催人增添白发,与萧瑟的秋天一样同衰老。昔日庭院挂着帘幕隔寒霜,酣饮美酒,常在金粉屏风边醉倒。想那时是不会有而今这种感伤的中年怀抱。现在流落万里江南,可恨身无半文难温饱,只能像伍员那样去吹箫乞讨;亦恨列队参差的南归白雁,横过天空是飞得那样高。注释
贺新郎:词牌名,此调始见苏轼词,原名《贺新凉》,又名《金缕曲》等,双调一百十六字,上下片各十句六仄韵。渺渺:微远的样子。啼鸦:乌鸦啼叫。了:停止。亘:绵亘,辽阔。鱼天:指水面。峭屿:陡峭的岛屿。五湖:太湖的别名。窥星多少:察看星星多少,来判断天色的迟早。因为近清晨时星渐稀少。青花:即牵牛花。愁痕:愁容。翻催:反而催逼。鬓鬒:面额两旁的黑发。金粉屏:饰有彩绘的屏风。参差:高低不齐。白雁:一种鸟,似雁而小,白色,秋天时南飞。天杪:最高处,天边。敛:消失。楚山:指太湖一带的山。杳:隐没不见。鉴赏
这首宋词《贺新郎·其一》秋晓,是南宋词人蒋捷的作品,以秋日清晨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寂寥而富有深意的画面。词的开篇“渺渺啼鸦了”,通过描绘鸦鸟的叫声渐渐消失,渲染出清晨的宁静。接着,“亘鱼天、寒生峭屿,五湖秋晓”描绘了辽阔的天空下,寒冷的秋风吹过陡峭的小岛,五湖之上晨雾弥漫,展现出秋日的清冷。
“竹几一灯人做梦,嘶马谁行古道”两句,通过孤灯照着竹几,暗示了词人的孤独和梦境,以及远方古道上传来的马嘶声,勾勒出一种寂寥的旅人形象。词人起身“起搔首、窥星多少”,表现出对未知的思考和对未来的迷茫。
“月有微黄篱无影,挂牵牛、数朵青花小”描绘了月色朦胧,篱笆上没有影子,只有几朵青花点缀,显得秋夜格外清淡。词人借“秋太淡,添红枣”表达对生活的渴望,希望以甜蜜的红枣来增添一些暖意。
下半部分,词人的情感转向愁绪,“愁痕倚赖西风扫”写愁绪似乎只能依靠秋风来消解。随着时光流逝,“被西风、翻催鬓鬒,与秋俱老”,词人感叹岁月催人老去。在旧院中,“金粉屏边醉倒”,他借酒浇愁,但心中却充满“计无此、中年怀抱”的无奈和感慨。
最后,“万里江南吹箫恨,恨参差、白雁横天杪”表达了词人对远方江南的思念,以及对无法实现的愿望的遗憾。结尾“烟未敛,楚山杳”以烟雾未散、远方山峦模糊的形象,进一步强化了词人内心的迷茫和失落。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秋晓为引,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词人对生活、岁月和远方的深深感慨,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