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潭滉漾接隋宫,宫阙连延潭水东。
蘋苔嫩色涵波绿,桃李新花照底红。
垂菱布藻如妆镜,丽日晴天相照映。
素影沈沈对蝶飞,金沙砾砾窥鱼泳。
佳人祓禊赏韶年,倾国倾城并可怜。
拾翠总来芳树下,踏青争绕绿潭边。
公子王孙恣游玩,沙阳水曲情无厌。
禽浮似挹羽觞杯,鳞跃疑投水心剑。
金鞍玉勒骋轻肥,落絮红尘拥路飞。
绿水残霞催席散,画楼初月待人归。
形式:古风翻译
春日潭水荡漾连接着隋宫,宫殿绵延伸展到潭水之东。水草嫩绿在波中更显葱郁,桃花李花新放映红了水底。下垂的菱角与藻类像明镜般铺开,晴朗日光与其相互映照。白色的倒影沉静对着蝴蝶翩翩,金色的砂砾中窥见鱼儿游动。美丽的女子在祓禊节欣赏好时光,倾国倾城都如此惹人怜爱。她们总在花树下捡拾翠绿,争相绕着绿潭踏青游玩。公子王孙尽情享受游玩的乐趣,在沙洲曲水边情感永不满足。水面上漂浮的鸟儿像在举杯畅饮,跳跃的鱼儿似在投剑嬉戏。骑着装饰华贵的马匹炫耀富贵,落花飞絮和红尘伴随道路飞舞。绿水中残留的晚霞催促宴席散去,画楼上升起的新月等待人们归来。注释
春潭:春天的深潭。滉漾:水波荡漾的样子。隋宫:隋朝宫殿,这里泛指古代宫殿。宫阙:宫殿。蘋苔:水生植物,这里形容水边植物嫩绿。涵波绿:绿色在波浪中更加浓郁。桃李:桃花和李花,代指春花。照底红:花朵映红了水底。垂菱:下垂的菱角植物。布藻:散布的水藻。妆镜:像镜子一样明亮。素影:白色的倒影,这里指天空或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沈沈:深沉的样子。金沙砾砾:形容河滩上金黄色的砂石闪闪发光。窥鱼泳:从缝隙中观看鱼儿游泳。佳人:美丽的女子。祓禊:古代春季在水边举行的除灾祈福仪式。韶年:美好的年华。倾国倾城:形容女子极其美丽。拾翠:采摘花草,古代女子春游活动之一。芳树:开花的树木。踏青:春日里到郊外散步游玩。公子王孙:贵族子弟的统称。恣游玩:尽情地游玩。沙阳水曲:沙滩边、水流曲折处。情无厌:乐此不疲,没有满足的时候。禽浮:水面上漂浮的鸟儿。挹羽觞杯:好像在举着酒杯,比喻悠闲自得。鳞跃:鱼儿跳跃。水心剑:比喻鱼儿的动作像投掷剑一样敏捷。金鞍玉勒:装饰豪华的马具,形容马匹装备华丽。轻肥:轻松而富态,这里形容骑马者的姿态。落絮红尘:飘落的柳絮和路上的尘土,形容春日景象。绿水残霞:绿色的水面映衬着傍晚的彩霞。催席散:意味着宴会结束的时间到了。画楼:装饰精美的楼阁。初月:新升起的月亮。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色,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春潭滉漾接隋宫,宫阙连延潭水东。"开篇即以春潭为背景,将古代的隋宫与潭水联系起来,展现出一幅宏伟壮丽的画面。
"蘋苔嫩色涵波绿,桃李新花照底红。"这两句描写了春天植物的生长和花朵的绽放,色彩鲜明,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垂菱布藻如妆镜,丽日晴天相照映。"在这里,诗人用菱角和藻草比喻为妆镜,将自然之美与人工之美融合,展现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
"素影沈沈对蝶飞,金沙砾砾窥鱼泳。"素影指的是水中倒映的树影,而金沙则是波光粼粼的水面,这两句写出了蝶舞鱼跃的生动场景。
"佳人祓禊赏韶年,倾国倾城并可怜。"这里提到了佳人(美女)的沐浴和赏玩之乐,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感慨。
"拾翠总来芳树下,踏青争绕绿潭边。"描写了人们在春天的活动,如拾取翠叶、踏青草,这些都是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享受。
"公子王孙恣游玩,沙阳水曲情无厌。"公子王孙指的是贵族青年,他们在春日里尽情地游玩,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情趣。
"禽浮似挹羽觞杯,鳞跃疑投水心剑。"这两句描绘了鸟儿戏水和鱼儿跃动的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金鞍玉勒骋轻肥,落絮红尘拥路飞。"描写的是马匹装饰华丽、行走轻快的情形,以及春天路边花瓣纷飞的景象。
"绿水残霞催席散,画楼初月待人归。"最后两句则是对宴会即将结束和夜幕低垂时分离之情的抒发,同时也期待着明日再聚。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自然景色的细致描绘,以及对人间美好生活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