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平无风面如镜,日午楼船帆影正。
忽看千尺涌涛头,颇动老子乘桴兴。
涛头汹汹雷山倾,江流却作镜面平。
向来壮观虽一快,不如帆映青山行。
嗟余往来不知数,惯见买符官发渡。
云根小筑幸可归,勿为浮名老行路。
形式:古风翻译
江面平静如镜,正午时分楼船帆影清晰可见。突然看见千尺高的浪涛翻涌,勾起了老子乘舟出行的兴致。浪涛汹涌如雷山崩塌,江水瞬间又恢复平静如镜。虽然刚才的壮观景象令人畅快,但还是不如帆影映照着青山航行更美。我来往此地已无法计数,常见官员买舟过江。在云雾缭绕的山脚下有个小屋,能在此安居就很满足,不要为了虚名而奔波一生。注释
江平:水面平静。无风:没有风。面如镜:像镜子一样。日午:正午时分。楼船:楼阁上的船只。帆影:帆的倒影。千尺:极高的。涌涛头:浪涛的顶端。老子:古代哲学家。乘桴:乘坐小筏。涛头汹汹:浪涛汹涌。雷山倾:像雷山倒塌。却作:却又变成。向来:一直以来。壮观:壮丽的景象。一快:一种快感。帆映青山:帆影映照青山。行:航行。嗟余:唉,我。往来:来往。不知数:无法计算。惯见:常见。买符:买舟票。官发渡:官员乘船过江。云根:山脚下的云雾。小筑:小屋。幸可归:有幸能归。勿为:不要为了。浮名:虚名。老行路:为了名利而奔波。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观潮》,描绘了江面平静如镜,阳光照射下楼船帆影清晰的景象。诗人突然见到远处江面涌起千尺巨浪,波涛汹涌,仿佛雷山倾倒,与先前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他联想到老子乘桴浮于海的典故,感叹大自然的壮观。然而,他觉得即使这种壮观令人一时畅快,也不如乘船在青山绿水中航行,更显得宁静与惬意。
诗人感慨自己频繁往返,对渡口的繁忙习以为常,更愿意在云雾缭绕的小筑中安度晚年,不愿为了虚名而奔波不息。整首诗以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淡泊名利、享受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