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古诗词网主要是分享唐诗、宋词、词牌名、文言文、古籍、诗词名句等。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寄题清溪寺原文及翻译

作者: 时间:2025-07-27阅读数:0

宋-苏轼

口舌安足恃,韩非死说难。

自知不可用,鬼谷乃真奸。

遗书今未亡,小数不足观。

秦、仪固新学,见利不知患。

嗟时无桓、文,使彼二子颠。

死败无足怪,夫子固使然。

君看巧更穷,不若愚自安。

遗宫若有神,颔首然吾言。

形式:古风

翻译

嘴巴和舌头又能怎样,韩非子的死就是明证。他自己深知无法施展,鬼谷子其实是个狡猾的人。他的遗书至今留存,但那些小聪明不值一提。秦、仪他们原本就是新手,只看见利益却不懂得祸患。可惜时代没有桓公、文公那样的英主,才让那两人得逞。失败和死亡并不奇怪,这是孔子早就预料到的。你看那些巧妙之人最终陷入困境,还不如愚笨的人能自保。如果遗留的宫殿有灵,它会点头赞同我的话。

注释

口舌:指言语、辩论。韩非: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遗书:遗留下来的书信或著作。小数:指小聪明,策略。秦、仪:可能指秦国的秦昭襄王和楚国的令尹子西。桓、文:桓公、文公,分别指齐桓公和晋文公,春秋时期的霸主。夫子:对孔子的尊称。巧:机巧,指智谋。愚:愚笨,这里指朴实无华。遗宫:废弃的宫殿,可能暗指历史遗迹。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思想家苏轼所作,名为《寄题清溪寺》。诗中充满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批评和哲学思考。

“口舌安足恃,韩非死说难。”开篇便以韩非的遭遇作为警示,表明那些依仗辩舌、自以为了解世事的人,最终仍可能遭到悲惨的命运。这里的“口舌”指的是巧言令色,“安足恃”则是对他人信任自己的言辞而不加防范。

接着“自知不可用,鬼谷乃真奸。”诗人自认虽有才华却不得施展,这里透露出个人对于时世的无奈与失望。鬼谷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他的策略常被后人引用,而这里则表明尽管诗人自己也明白其中道理,但在现实中却难以作为。

“遗书今未亡,小数不足观。”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古籍的珍视,同时也反映出他对当时流行之学问的鄙夷,认为那些新兴的学说并没有多少价值可言。

“秦、仪固新学,见利不知患。”这里提到的秦、仪可能是当时某些以追求个人利益而不顾后果的人物。诗人批评他们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却不知道长远来看会带来的灾难。

“嗟时无桓、文,使彼二子颠。”这句中提到的“桓、文”可能是指春秋时期的两位贤君,桓公和文公。诗人感叹当今之世没有这样的明君,因此使得那些原本有为善之心的人也走向了误入歧途。

“死败无足怪,夫子固使然。”这句话则表达了一种宿命论的观点,即认为个人的命运和结局乃是由天定,不可抗拒。

最后,“君看巧更穷,不若愚自安。遗宫若有神,颔首然吾言。”诗人劝诫读者,看到那些巧智过度的人最终也难免于困境,不如保持一份愚钝的自我满足。如果清溪寺中真有神灵,那么他们也会赞同诗人的这番话。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引用,表达了苏轼对于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深刻的思考,以及他对于当时学术风气的批评。诗中充满了智慧和哲理,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标签: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