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日不足惜,此酒不可无。
颇怪昌黎公,亦复为世儒。
天生至神物,与人作华胥。
一酌舌本强,二酌燥吻濡。
三酌动高兴,四酌色敷腴。
连绵五六酌,枯肠润如酥。
眼花耳热后,万物寄一壶。
十酌未渠央,百觚亦奚拘。
人生一世间,忽若过隙驹。
有酒不解饮,问君谁与娱。
君不见东家骑■李,胆满六尺躯。
万言黄石策,八阵夔州图。
酒酣起舞不称意,长吁青云指夷吾。
又不见西家紫髯郎,老气雄万夫。
狂歌饮燕市,击筑声呜呜。
倚天长剑插少室,颇欲四海皆东湖。
鹰扬虎视今焉如,河山永隔黄公垆。
衔杯直待秋井塌,青苔白骨怜君愚。
少年觅计生白须,扪参历井无危途。
荣不满睫良区区,就令一朝便得八州督,争似高吟大醉穷朝晡。
馀名安得润枯骨,四十岂不知头颅。
此日不足惜,此酒不可无。
太虚为室月为烛,醉倒不用春风扶。
形式:古风鉴赏
这首诗《此日不足惜》是元好问的代表作之一,充分展现了诗人对饮酒之乐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以饮酒为线索,描绘了饮酒带来的身心愉悦,以及由此引发的人生哲思。
开篇“此日不足惜,此酒不可无”,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当下的珍惜和对美酒的渴望。接着,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描述了饮酒后的种种感受:“一酌舌本强,二酌燥吻濡。三酌动高兴,四酌色敷腴。”随着饮酒的深入,身体逐渐放松,心情愉悦,面色也变得红润起来。这种由内而外的满足感,让诗人不禁感慨:“连绵五六酌,枯肠润如酥。”
在饮酒的过程中,诗人的情感得到了释放,仿佛整个世界都融入了一壶酒中:“眼花耳热后,万物寄一壶。”此时,诗人似乎达到了一种超脱的状态,与外界的纷扰隔绝开来。接下来,诗人进一步阐述了饮酒的深层次意义:“十酌未渠央,百觚亦奚拘。”饮酒不仅是一种感官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解放,让人忘却世俗的束缚。
然而,诗人并未止于此,他开始反思人生的意义:“人生一世间,忽若过隙驹。有酒不解饮,问君谁与娱。”在短暂的生命旅程中,如果不能享受生活,那么生命的价值何在?诗人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应该如何度过?
随后,诗人列举了两个典故来进一步阐述他的观点。第一个典故是关于东家骑■李的故事,这位人物虽然胆量过人,但缺乏文韬武略,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第二个典故则是关于西家紫髯郎,他虽有雄才大略,却因饮酒过度而错失机会。这两个故事提醒人们,即使拥有才华,如果没有适当的引导和节制,也可能与成功擦肩而过。
最后,诗人以自己为例,表达了对饮酒之乐的追求:“少年觅计生白须,扪参历井无危途。荣不满睫良区区,就令一朝便得八州督,争似高吟大醉穷朝晡。”尽管诗人年轻时也曾有过远大的志向,但最终意识到,人生真正的快乐在于及时行乐,享受当下。他希望借由饮酒,让自己的灵魂得到滋润,即使年岁已高,也能保持一颗年轻的心。
整首诗通过对饮酒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这首诗提醒我们,不应过于拘泥于物质的成功,而应学会在平凡的日子里寻找乐趣,享受生命的每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