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有客吟秋风,悲声萧散飘入空。
台边游女来窃听,欲学声同意不同。
君悲竟何事,千里金城两稚子。
白马为塞凤为关,山川无人空自闲。
我悲亦何苦,江水冬更深,鳊鱼冷难捕。
悠悠江上听歌人,不知我意徒悲辛。
形式:乐府曲辞翻译
台上有人吟唱秋风,悲伤的声音凄凉地飘荡在空中。台边的少女偷偷聆听,想要模仿却声音各异。你为何如此悲伤,是为了千里之外的两个孩子在金城?白马象征边塞,凤凰代表关隘,山河空旷无人,只自悠闲。我为何也如此痛苦,冬天江水更寒冷,想捕鳊鱼都困难。江面上漂泊的人听歌,却不懂我的心意,徒然感到悲伤。注释
台:舞台。吟:吟唱。萧散:凄凉、零落。空:空旷。游女:少女。窃听:偷偷听。金城:坚固的城池。稚子:小孩子。白马:边塞的代称。凤:凤凰,可指关隘。我悲亦何苦:我为何如此痛苦。冬更深:冬天更加寒冷。鳊鱼:一种淡水鱼。冷难捕:难以捕捉。悠悠:漫长。徒悲辛:徒然感到悲伤。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在高台之上吟咏秋风的客人,其悲凉之声飘散空中,引得游女前来窃听,但欲学其声而不得其意。诗中的“君悲竟何事,千里金城两稚子”表达了对远方边塞战乱的忧虑,两位年幼的孩子象征着战争的惨状和国之不安。接着,“白马为塞凤为关,山川无人空自闲”则进一步描绘了一种荒凉与孤寂的画面,其中“白马”、“凤”可能暗喻边塞的守卫者,而“山川无人空自闲”则表达了战争之后的荒废和静谧。
诗人的个别感受也在“江水冬更深,鳊鱼冷难捕”中得到了体现,这里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出内心的困顿与悲苦。最后,“悠悠江上听歌人,不知我意徒悲辛”则是诗人表达了对周围人的不解,以及自己的悲哀之情如同流水一般,无法为他人所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秋风、边塞战争、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营造出一种深远而复杂的情怀。诗中充满了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的哀伤,是一首融合了时代背景与个人体验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