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壶冰莹兽炉灰。人起绣帘开。春丛一夜,六花开尽,不待剪刀催。
洛阳城阙中天起,高下遍楼台。絮乱风轻,拂鞍沾袖,归路似章街。
形式:词词牌:少年游翻译
玉壶里结了一层光亮透明的寒冰,兽形香炉里的香料也已燃成灰烬。打开绣帘,眺望窗外,才发现夜里的一场大雪,将树木花丛点缀得晶莹透亮,不需要用剪刀裁剪。洛阳的城阙凌空而起,高高低低遍布楼台,雪花仍如柳絮般在纷纷扬扬地下着,拂过马鞍,沾上衣袖,约完会的人感觉这回家的路恰似章台街呢。注释
少年游:词牌名,始见于晏同叔《珠玉词》。又名少年游令、小阑干、玉腊梅枝。兽炉:铸成兽形的香炉。春丛:春季丛生的草木。六花:雪花,因其结晶为六瓣,所以叫六花。剪刀:喻春风。拂鞍:拂过马鞍。章街:章台街,汉代都城长安街名,街旁多植柳树。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早春清晨的画面。"玉壶冰莹兽炉灰",以玉壶比喻清冷的环境,暗示冬夜已过,炉火余烬如灰,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人起绣帘开",写出主人公在晨曦微露时揭开了窗帘,准备迎接新的一天。
"春丛一夜,六花开尽,不待剪刀催",生动地描绘了春花的盛放,一夜之间百花齐放,无需人工修剪,自然之美令人惊叹。这句也寓含着时光流逝,美景易逝的感慨。
"洛阳城阙中天起,高下遍楼台",将视线扩展到整个洛阳城,城郭巍峨,楼阁林立,展现了宏大的城市景象。"絮乱风轻",形容春风轻柔,柳絮纷飞,营造出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氛围。
最后三句"拂鞍沾袖,归路似章街",写出行者在春风吹拂下,衣衫上的柳絮飘落,归途中仿佛走在繁华的章街(古代长安的街道名),流露出淡淡的离别情绪和对都市生活的回味。
总的来说,这首《少年游》(其三)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人物的情感,展现出北宋时期都市生活的一角,以及词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