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夷才谢小桃发,蹋青过后寒食前,
四时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唯少年。
吴国地遥江接海,汉陵魂断草连天。
新愁旧恨真无奈,须就邻家瓮底眠。
形式:古风押[先]韵翻译
辛夷花刚刚凋谢,小桃花又接续开放了。三月三踏青过后,直到清明前。三月里的这段日子,正是四季里最美好的时节,可是年少青春却一去不返。当此之时,遥远的吴地,江流入海,长安汉家陵墓春草连天,惹人肠断。新愁旧恨萦绕心头,自知无法消除,还得在邻家酒瓮旁烂醉而眠。注释
辛夷:一种香草。发:开发。谢:凋谢。蹋青与寒食:是古代的节日,寒食节在清明的前一天(一说前两天)。汉陵:汉陵,即西汉历朝帝王的陵墓,在陕西成阳北原(亦称五陵原)。瓮:酒瓮。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偓的《三月》,它描绘了春天景象和诗人对于时光易逝、青春难以挽留的感慨。诗中“辛夷才谢小桃发,蹋青过后寒食前”两句表达了春季的迅速流转,花开花落,时间不等人的情感。
“四时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唯少年”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年轻无悔的追求。这里的“三月”指的是春季,而非特定日期,象征着一年中最为鲜活和充满生机的时候。
接下来的“吴国地遥江接海,汉陵魂断草连天”两句,则是诗人通过对远古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于逝去英雄事迹的无尽思念和哀叹。其中,“吴国地遥”指的是南方的吴越之地,而“汉陵”则是指古代帝王陵墓,这里用以形容历史的悠远与沉重。
最后,“新愁旧恨真无奈,须就邻家瓮底眠”两句,则表达了诗人面对无法挽回的往昔和目前的困顿,只能寄托于自然之中寻求片刻的安宁。这里的“新愁旧恨”指的是不断积累的情感苦恼,而“邻家瓮底眠”则是隐喻诗人希望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找到心灵的慰藉。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历史沉重以及个人的无奈与寄托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