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形式:七言律诗押[豪]韵翻译
诸葛亮大名垂宇宙且万古流芳,他清高的品性真令人无比敬仰。三分天下是他苦心筹划的结果,他犹如展翅高翔在云霄的鸾凤。才华超绝与伊尹吕尚难分高下,指挥千军万马非曹参萧何能比。汉朝的气运已经衰落难以恢复,他意志坚决终因军务繁忙殉职。注释
垂:流传。宇宙:兼指天下古今。宗臣:为后世所敬仰的大臣。肃清高:为诸葛亮的清风亮节而肃然起敬。三分割据:指魏、蜀、吴三国鼎足而立。纡:屈,指不得施展。筹策:谋略。云霄一羽毛:凌霄的飞鸟,比喻诸葛亮绝世独立的智慧和品德。伊吕:指伊尹、吕尚。萧曹:指萧何、曹参。身歼:身灭。运:运数。祚:帝位。复:恢复,挽回。志决:志向坚定。身歼:身死。鉴赏
这段诗文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属于他的《咏怀古迹五首》中的第五首。从这短短的几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历史人物诸葛亮崇高的敬意和深刻的历史洞察。
“诸葛大名垂宇宙”一句,表达了诸葛亮声名远播、影响深远的历史地位。"宗臣遗像肃清高"则描绘出诸葛亮不仅是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其形象在后世也被视作忠诚典范,显得庄严而崇高。
紧接着的“三分割据纡筹策”和“万古云霄一羽毛”,通过对诸葛亮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能力进行描绘,强调其超凡脱俗的智慧和卓绝的成就。这里所指的三分割据,可能是暗示诸葛亮在历史上的重要战略部署,而“万古云霄一羽毛”则形象地表达了他的贡献与影响犹如细小却坚不可摧的羽毛,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永存。
诗人随后提到“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这里的“伯仲”可能是指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或军事家,而“伊吕”则是比喻诸葛亮之才能,如同历史上以音乐闻名的伊尹和伯阳父子的才华。"指挥若定失萧曹"则强调了诸葛亮在用兵方面的卓越能力,犹如古代著名将领周瑜(字公瑾)和曹操一般,即使是这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在诸葛亮面前也黯然失色。
最后两句“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则表达了诗人对汉朝易主和诸葛亮殚精竭虑、至死不渝的忠诚之感。"福移汉祚难恢复"意味着王朝的更替往往是命运多舛,难以挽回;而“志决身歼军务劳”则揭示了诸葛亮为了国家大义,不惜牺牲个人生命,殚精竭虑至死方休。
整体来看,这段诗文是对历史人物诸葛亮的高度评价和赞美,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历史变迁和忠诚不渝主题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