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年奔走厌艰难,痛愤胡雏入汉关。
万里自忘鲸海远,一身今伴岭云閒。
孤忠耿耿空馀志,华发萧萧已映颜。
惭愧故人相劳苦,去时明月却同还。
形式:七言律诗押[删]韵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所作的《次韵申伯见赠》。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首联“连年奔走厌艰难,痛愤胡雏入汉关”描绘了诗人多年奔波,饱受艰辛的生活状态,以及面对外族入侵的痛心与愤怒。这里“胡雏”借指侵扰中原的少数民族,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危难的深切忧虑。
颔联“万里自忘鲸海远,一身今伴岭云閒”则转而描写诗人个人的处境。诗人虽身处万里之外,但内心早已超越了地理的距离,仿佛与辽阔的大海相忘。同时,他以“岭云閒”自喻,暗示自己如同山岭间的闲云,自由自在,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而又孤独的意味。
颈联“孤忠耿耿空馀志,华发萧萧已映颜”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尽管他忠诚于国家,但现实的无奈让他感到徒有其志,无法实现。岁月的流逝在他头上留下了痕迹,白发苍苍,映照出他的沧桑与疲惫。
尾联“惭愧故人相劳苦,去时明月却同还”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感激之情。在离别之际,朋友的关怀与慰藉让他感到了一丝温暖。诗人以“明月”象征友情的永恒,即使分别,那份情谊如同明月般,无论何时何地,都能照亮彼此的心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个人境遇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情感深沉,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