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仰问天,古今谁不死。
所贵未死间,少忧多欢喜。
穷通谅在天,忧喜即由己。
是故达道人,去彼而取此。
勿言未富贵,久忝居禄仕。
借问宗族间,几人拖金紫。
勿忧渐衰老,且喜加年纪。
试数班行中,几人及暮齿。
朝飧不过饱,五鼎徒为尔。
夕寝止求安,一衾而已矣。
此外皆长物,于我云相似。
有子不留金,何况兼无子。
形式:古风押[纸]韵翻译
手持酒杯抬头问天,自古至今谁能永生不灭。珍贵的是在未死之时,少些忧虑多些欢喜。命运好坏天已注定,忧愁欢喜却由自己决定。因此通达之人,舍弃忧患而选择快乐。不必说还未富贵,长久以来我已愧居官位。请问同族之中,几人能身着华贵的官服。不要担忧逐渐衰老,应欣喜年岁的增长。细数同僚之间,又有几人能活到老岁。早晨饮食不过饱,丰盛的菜肴只是如此。夜晚睡觉只求安逸,一床被子就已足够。除此之外都是多余之物,对我来说都相似。有子嗣也不留金玉,更何况那些没有子嗣的人呢。注释
把酒:手持酒杯。仰问天:抬头向天发问。古今:从古至今。贵:珍贵。未死间:活着的时候。少忧:少些忧虑。多欢喜:多些欢乐。穷通:困厄与通达。谅在天:大概是由天命决定。忧喜即由己:忧喜实际上由自己决定。达道人:通达事理的人。去彼:舍弃那(忧患)。取此:选择这(快乐)。未富贵:还未变得富贵。忝居:愧居。禄仕:官职,俸禄。宗族间:同族之中。拖金紫:穿着金印紫绶,象征高官显爵。渐衰老:逐渐衰老。加年纪:年岁的增长。班行中:同僚或同辈中。及暮齿:活到老岁。朝飧:早餐。不过饱:不会吃得过饱。五鼎:形容菜肴丰富。夕寝:夜晚睡眠。止求安:只求安宁。一衾:一床被子。此外:除此之外。长物:多余的物品。云相似:都差不多。有子不留金:有孩子的人不留财富。何况:更不用说。兼无子:没有孩子的。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把酒问天》。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物欲无尽的感慨,以及对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这些问题的思考。
“把酒仰问天,古今谁不死。”开篇便以一种哲学的态度提出了生与死的根本问题。这种问询并不是出于悲观,而是要引导读者去正视生命的本质。
“所贵未死间,少忧多欢喜。”这是诗人对于如何处理现世生活的建议。既然死亡是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那么在尚未离开这个世界之前,我们应该尽量减少烦恼,增加快乐。
“穷通谅在天,忧喜即由己。”这两句表明了诗人对命运的看法,即贫富贵贱是天定的,而忧愁和快乐则取决于个人的心态。
“勿言未富贵,久忝居禄仕。”这是在告诫那些还没有达到富贵的人,不要因为长时间处在官位而感到懊恼,因为这种地位并非永恒。
“试数班行中,几人及暮齿。”诗人通过这样的提问,让读者去思考,在许多同僚或朋友中,有多少人能够寿终正寝,这是对生命短暂的一种强调。
“朝飧不过饱,五鼎徒为尔。”这里的“五鼎”指的是官员的俸禄,诗人说即便是朝不保夕的官位和金钱,也只是为了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而已。
“夕寝止求安,一衾而已矣。”夜晚睡觉,只求能够安然入睡,即使只有一件被子也就心满意足了。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满足感。
“此外皆长物,于我云相似。”诗人将其他一切看作是过剩的、不必要的东西,而对于自己来说,这些都是多余的。
“有子不留金,何况兼无子。”最后两句表达了一个观点,即即便有子女也不会为了金钱而留恋于世,更何况没有子女的人呢?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生命、物欲和快乐的思考,引导读者去寻找一种更为简单和满足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