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
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蒙蒙?
形式:词词牌:沁园春翻译
重峦叠嶂向西奔驰,像千万匹马回旋一般,这许多的山要掉头向东而去。恰好湍急的水流直直地落下,进跳的水珠四处溅下;小桥横架在急流之上,像不圆的月亮和刚拉开的弓。人老了应当过闲散的日子,可老天给我多事,来掌管十万棵高大的松树。我的房舍小,但在松树盘曲的枝干影子的外边,在风风雨雨的声音中间。雨雾消散,重峦叠嶂露出面容,争着和人见面。看早晨清新凉爽的空气从一座座山峰扑面而来。座座山峰好像谢家子弟,衣着潇洒,长相英俊;又好像司马相如的车骑一般雍容华贵。我感觉这其中,有的如司马迁的文章一样,雄浑深沉,典雅劲健。在刚刚修好的偃湖堤的路上,问偃湖哪一天能够展现烟水的美好景色?注释
惊湍:急流,此指山上的飞泉瀑布。跳珠:飞泉直泻时溅起的水珠。缺月初弓:形容横截水面的小桥像一弯弓形的新月。合:应该。投闲:指离开官场,过闲散的生活。检校:巡查、管理。长身:高大。龙蛇影:松树影。爽气朝来:朝来群峰送爽,沁人心脾。磊落:仪态俊伟而落落大方。雄深雅健:指雄放、深邃、高雅、刚健的文章风格。太史公: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曾继父职,任太史令,自称太史公。鉴赏
这首《沁园春·其一》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描绘了灵山齐庵周围的壮丽景色和作者的感受。词的上片以“叠嶂西驰,万马回旋”起笔,形象地展现了山势的雄浑与动态,仿佛千军万马奔腾。接着,“惊湍直下,跳珠倒溅”描绘了瀑布的壮观景象,小桥和缺月则增添了静谧的意象。
词人自述“老合投闲”,却“天教多事”,继续关注着山林的建设,即偃湖的筑造。“检校长身十万松”既写实又象征,表现了他的坚韧与责任感。在这样的环境中,他的居所虽小,却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显得宁静而富有诗意。
下片转而赞美山峰的清爽之气,将其比作“谢家子弟”和“相如庭户”的风度,展现出山的峻峭与文雅。词人在此感受到了一种雄浑深沉、高雅刚健的气息,如同阅读太史公的文章般令人敬佩。最后,他询问偃湖何时能烟雨蒙蒙,呈现出对自然美景的期待和对工程进度的关心。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山水为载体,寄寓了词人的人生感慨和理想追求,语言生动,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辛弃疾豪放派词人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