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城三日风吹雨,小市人家只菜蔬。
水远山长双属玉,身闲心苦一舂锄。
翁从旁舍来收网,我适临渊不羡鱼。
俯仰之间已陈迹,暮窗归了读残书。
形式:七言律诗押[鱼]韵翻译
孤城三天刮风吹雨,人家只能避雨在家以淡饭素菜充饥度日。烟雨迷蒙中远眺,那浩渺如练的长江水滔滔流向远方,那巍峨绵延的山岭,犹如一双长颈赤目的属玉鸟,近观此景,见雨中淋着一只白鹭。渔翁从邻舍出来收网具,而我并不羡慕鱼美可口。转眼之间一切都变成陈迹,不如暮色中回到窗下读残书。注释
孤城:贵池城。属玉:即鸀鳿[zhúyù]。舂锄:即白鹭,以其啄食的姿态有如农夫舂锄,所以有这个名称。临渊不羡鱼:比喻只有愿望而无行动。这里反用其意,说虽然面对江湾,而不羡鱼。俯仰之间:一俯一仰,形容极短暂的时间。陈迹:过去的事情。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池口风雨留三日》。诗中描绘了诗人滞留孤城时的生活情景和内心感受。首句“孤城三日风吹雨”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风雨交加、孤城寂寥的画面,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接着,“小市人家只菜蔬”写出了当地生活的朴素,反映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认同。
“水远山长双属玉”转而描绘自然景色,属玉鸟飞翔于山水之间,虽美,但诗人的心境却并不轻松,因为“身閒心苦一舂锄”。这里的“身閒”与“心苦”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闲暇,但内心却因无法实现抱负而感到苦闷。
后两句“翁从旁舍来收网,我适临渊不羡鱼”进一步深化主题,通过渔翁的形象,寓言自己虽然身处此境,却不羡慕世俗的功利,更愿意沉浸在书卷之中,寻求精神的寄托。
最后,“俛仰之间已陈迹,暮窗归了读残书”总结全诗,表达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在风雨过后,选择回归书斋,静心阅读,让往事成为过眼云烟的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黄庭坚在困境中的淡泊心境和对知识文化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