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河春草海水清,十年征战城郭腥。
乱兵杀儿将女去,二月三月花冥冥。
千里无人旋风起,莺啼燕语荒城里。
春色不拣墓傍株,红颜皓色逐春去。
春去春来那得知,今人看花古人墓,令人惆怅山头路。
形式:古风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后废墟与春天美景并存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破坏和生命消逝的哀伤之情,以及对过往岁月无常的感慨。
"两河春草海水清,十年征战城郭腥。"开篇即以鲜明对比的手法,展示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战争带来的毁灭相互交织的情景。春天的草木和清澈的河水形成鲜明对比,与长期征战留下的血腥城郭。
"乱兵杀儿将女去,二月三月花冥冥。"这两句抒发了战争带来的痛苦与无尽的哀伤。战乱中儿女被迫离散,即使是美丽的春天也无法掩盖悲凉之情。
"千里无人旋风起,莺啼燕语荒城里。"这里的“无人”和“荒城”又一次强调了战争后留下的空旷与废墟,而“莺啼燕语”则是对春天生命力度的描绘,但这里它们所处的是一片荒凉之地。
"春色不拣墓傍株,红颜皓色逐春去。"这两句表达了春光无情,美好的春景也不免随着时间流逝,而生命则如同花朵一般凋零。
"春去春来那得知,今人看花古人墓,令人惆怅山头路。"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感慨,从自然界的循环变化中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个体生命的渺小。在观赏美丽的春景之时,不禁想起那些已经逝去的人们和岁月,心中充满了对过往的思念与哀伤。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和对生命无常的理解,是一篇情调复杂、意境幽远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