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
绿叶兮素枝,芳菲菲兮袭予。
夫人自有兮美子,荪何以兮愁苦!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
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
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荷衣兮蕙带,倏而来兮忽而逝。
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
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至兮水扬波。
与女沐兮咸池,晞女发兮阳之阿。
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
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彗星。
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形式:骚翻译
秋天的兰花和杂草,生长在堂下的角落。绿色的叶子配白皙的枝条,芬芳的气息向我袭来。人们自然有美丽的子女,为何我却如此忧愁!秋天的兰花依然青翠,绿叶上是紫色的茎。满堂的佳人,突然只与我眼神交汇。进也不说话,退也不告辞,乘着旋风,带着云旗。悲伤莫过于生死离别,快乐莫过于新知相遇。穿着荷叶衣,系着蕙草带,忽然出现又消失。夜晚栖息在天帝的郊野,你在云端何处等待?与你共游九河,狂风起时,水波翻涌。一同沐浴在咸池,晒干你的头发,在阳光下。期待美人未至,迎风吟唱,心神恍惚。我手持翠绿的伞盖,登上九天,抚弄彗星。拔出长剑,保护幼小,我最适合为民做主。注释
秋兰:秋天的兰花。麋芜:杂草。目成:眼神交流。回风:旋风。彗星:古人认为彗星预示吉祥或凶兆。鉴赏
这首诗是中国古代著名文学家屈原创作的《九歌·少司命》,属于先秦时期的作品。从艺术风格和语言特色来看,这首诗体现了屈原特有的神话色彩和浓郁的情感表达。
开篇“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两句,以秋兰这个意象开始,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秋兰作为一种清高脱俗的花卉,被赋予了美好而又孤傲的情怀。
接下来的“绿叶兮素枝,芳菲菲兮袭予”则是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和内心世界的投射。绿叶和素枝都是生长中的植物形象,而芳菲菲兮袭予,则表达了诗人被这种美好所包围和影响。
“夫人自有兮美子,荪何以兮愁苦!”这两句中,“夫人”指代的可能是神灵或理想中的美好女性形象,而“美子”则是对其美好的赞誉。诗人通过提问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事物无法获得的哀愁和不解。
在“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中,秋兰和绿叶的形象再次被提出,只是这一次它们以更加鲜明的颜色出现在诗人的视野中。这里,秋兰的青色和绿叶的紫色,可能暗示了不同层面的生命力和美丽。
“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则描绘了一种突然之间,与众多美好事物相遇的场景。诗人的目光与之交汇,表达了一种瞬间的美好感受。
“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中,诗人描述了自己仿佛超脱世俗,与自然界融为一体的情形。这两句充满了神话色彩和浪漫主义的情怀。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是对人生喜怒哀乐的总结。诗人通过这两句话表达了对于生命中无法避免的分离与短暂美好的珍惜和感慨。
以下几句“荷衣兮蕙带,倏而来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则继续探讨了人生易逝和美好事物难以长久的主题。诗人通过描绘夜晚在帝都郊外的寂静场景,以及对于某种神秘力量的追问,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短暂和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感慨。
“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至兮水扬波”和“与女沐兮咸池,晞女发兮阳之阿”两组句子,则描绘了一种超越现实的幻想旅程。诗人在这些画面中,与神灵或理想中的女性形象一同经历了各种奇异而美好的体验。
“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对于美好事物的无尽追求。临风恍兮,表达了一种心灵上的空阔与放纵,而浩歌,则是这种情感的宣泄。
最后,“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彗星”、“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两组句子中,诗人以宏大的想象力描绘了一种达到顶点的壮丽场景。孔盖和翠旌都是华美的装饰,而登九天抚彗星,则是超越了凡尘的壮举。竦长剑拥幼艾,荪独宜为民正,则可能是诗人对于理想中的英雄形象或理想中的秩序的一种赞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神话幻想的描绘,以及对生命和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展现了屈原特有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世界。这不仅是一次文学上的探险,也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独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