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车在西南,羲和将欲倾。
流光耀四海,忽忽至夕冥。
朝为咸池晖,濛汜受其荣。
岂知穷达士,一死不再生。
视彼桃李花,谁能久荧荧!
君子在何许,叹息未合并。
瞻仰景山松,可以慰吾情。
形式:古风鉴赏
这首诗是阮籍《咏怀》组诗中的第十四首,阮籍是魏晋时期著名的诗人,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著称。在这首诗中,阮籍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句“悬车在西南,羲和将欲倾”描绘了太阳即将西沉的景象,暗喻生命的流逝。接着,“流光耀四海,忽忽至夕冥”进一步强调时间的飞逝,日光从明亮到逐渐消失,象征着人生的短暂与不可逆转。
“朝为咸池晖,濛汜受其荣”两句,运用神话中的咸池(太阳沐浴的地方)来比喻早晨的阳光,濛汜则指广阔的大海,暗示生命的光辉与荣耀。然而,“岂知穷达士,一死不再生”揭示了生命的有限性,无论贫富贵贱,最终都将面对死亡。
“视彼桃李花,谁能久荧荧!”通过桃李花的短暂盛开,比喻美好事物的易逝,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最后,“君子在何许,叹息未合并”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失落,以及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感。
“瞻仰景山松,可以慰吾情”则是诗人寻求心灵慰藉的方式,通过景仰坚韧不拔的松树,寄托了对永恒与不变的向往,以此来缓解内心的痛苦与困惑。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深刻反映了阮籍对生命、时间、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哲学视角和深沉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