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熳朝眠后,频伸晚起时。
煖炉生火早,寒镜裹头迟。
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
慵馋还自哂,快活亦谁知。
酒性温无毒,琴声淡不悲。
荣公三乐外,仍弄小男儿。
形式:排律押[支]韵翻译
烂漫的春眠之后,频繁地在早晨伸懒腰,晚起的时候。暖炉早早生了火,因天气寒冷,梳理头发的动作也显得缓慢。雪水融化煎煮香茗,搅拌酥油煮稠粥。慵懒贪吃自我嘲笑,快乐谁知道呢。酒性温和无害,琴声平淡却不悲伤。除了荣公的三大乐事,还有逗弄小男孩的乐趣。注释
烂熳:形容花开得繁盛,这里引申为春日的慵懒。频伸:不断地伸懒腰,表示懒散。煖炉:取暖的炉子。裹头:古代男子束发,这里指梳理头发。香茗:香茶。乳糜:一种稠厚的粥,用酥油和米煮成。慵馋:懒散且贪吃。哂:嘲笑。快活:快乐。酒性温无毒:酒性平和,没有毒性。琴声淡不悲:琴声平淡而没有悲伤的情绪。荣公三乐:典故,荣启期自称有三乐:一是天生为人,二是生逢太平之世,三是有儿子。仍弄小男儿:仍然喜欢与小男孩玩耍,这里表达诗人的生活乐趣。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安逸的冬日生活图景。诗人白居易通过对早晨懒觉、晚起、取暖、饮食等日常琐事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其中,“烂熳朝眠后,频伸晚起时”表达了诗人不愿早起的懒惰心情;“煖炉生火早,寒镜裹头迟”则写出了取暖和梳洗的场景,体现出冬日生活的温馨与舒适;“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描绘了诗人享受美食的乐趣,这里的“香茗”、“乳糜”都是冬季的暖心食品,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享受。
诗中还透露出诗人的性格特点,如“慵馋还自哂,快活亦谁知”表明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满足与愉悦,以及不为外界所扰乱的心境。接下来的“酒性温无毒,琴声淡不悲”则展示了诗人对酒和音乐的喜爱,这里的“温无毒”暗指酒精可以驱寒解乏,而不会带来伤害;“淡不悲”则表达了诗人通过琴声获得的心灵慰藉。
最后,“荣公三乐外,仍弄小男儿”显示了诗人的生活之外还有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和家庭乐趣。这里的“荣公三乐”通常指的是清静、自得、无为的生活理想,而“仍弄小男儿”则是诗人在享受生活的同时,还保持着对艺术和生活的探索与热爱。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平实的语言,勾勒出一个冬日里的安逸生活,同时也流露出诗人的个性和他对生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