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三旬后,蓂馀一叶秋。
玄阴迎落日,凉魄尽残钩。
半夜灰移琯,明朝帝御裘。
潘安过今夕,休咏赋中愁。
形式:五言律诗押[尤]韵翻译
霜降之后三十天,蓂荚余下一片叶,标志着深秋时节。暗黑的阴云迎接落日,清冷的月光如同残缺的弯钩,直至消逝。夜半时分,炉灰已移到了竹管中(表示时间推移),预示着明朝皇帝将要穿上冬衣。潘安若穿越到今夜,别再吟诵赋中的忧愁了。注释
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天气开始变冷,初霜出现。三旬:三十天。蓂馀:蓂荚,传说中的一种植物,每天长一叶或落一叶,用以计日。一叶秋:比喻深秋时节。玄阴:指阴暗、深沉的阴云。凉魄:这里指清冷的月光。尽残钩:形容月亮如同残缺的弯钩,快要消失的样子。半夜灰移琯:古代计时方法,通过观察炉灰在竹管中的移动来判断时间,这里暗示时间的流逝。明朝:第二天早上。帝御裘:皇帝穿上冬衣,象征着天气转寒。潘安:西晋美男子潘岳,以貌美和文采著称,这里代指才子。休咏:不要吟诵。赋中愁:诗文中所表达的忧愁情绪。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情感。"霜降三旬后,蓂馀一叶秋"表达了时间已至深秋,连草本也只剩下最后一片叶子,秋意浓厚。"玄阴迎落日,凉魄尽残钩"则形象地描绘出暮色苍茫中太阳落山,以及夜晚的寒气和月牙渐渐隐去,营造了一种萧瑟的氛围。
接着,"半夜灰移琯,明朝帝御裘"一句,通过皇帝半夜更换衣物、第二天早上穿上厚重的皮裘来取暖的情景,传达了深秋转入寒冬的温度变化,以及诗人对皇室生活细节的关注。
最后两句"潘安过今夕,休咏赋中愁"则是借古代美女潘安的名义,表达诗人希望能像潘安那样温柔地度过这个夜晚,不再沉浸于诗歌中的忧愁。这里不仅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暗含了诗人对于现实无奈和苦闷情绪的抒发。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递出了一种深秋转冬时节的萧瑟感受,以及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