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古诗词网主要是分享唐诗、宋词、词牌名、文言文、古籍、诗词名句等。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蓟中作原文及翻译

作者: 时间:2025-04-05阅读数:0

唐-高适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

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

惆怅孙吴事,归来独处门。

形式:古风押[元]韵

翻译

打马驱驰越过沙漠,长途跋涉来到边疆。边城一带如此萧条,日光惨淡白云昏黄。身临沙场争战之处,常为胡虏的反复侵扰而忧伤。胸中不是没有安边良策,无奈将帅己得封赏无心边防。才如孙吴却无处施展呀,只好归来处门独自惆怅。

注释

垣:城上矮墙。萧条:冷落。翻:同“反”,反叛。安边书:安边的策略。诸将:指安禄山等人。孙吴事:指孙武、吴起用兵之事。孙武,春秋齐国人,古代著名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十三篇。吴起,战国时卫人,任魏国将军,大败秦兵,亦有兵法行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边塞将士的孤独与忧思,通过对比和反衬表达了他对于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诗人以策马自沙漠起始,直至登上边塞,这一系列动作既展示了将士们的英勇,也映射出他们戍守边疆的艰辛。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这两句通过对边城景象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和时间感,日光被厚重的云层遮蔽,显得分外苍茫与孤寂。诗人在这里借用自然景物,表达了自己对于边塞生活的感受。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这两句则直接触及战争的现实,"胡虏"指的是北方游牧民族,他们的侵扰是边塞将士们永远的忧虑。诗人每当想到这些,就不免心生忧虑。

然而,尽管存在着种种忧患,但在"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中,我们看到了一线希望。这两句表明尽管战争频仍,但也有智慧的将领通过策略和文书来维护边疆的安全,他们得到了朝廷的信任和恩泽。

最后两句"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则转向内心的深处。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古代名将孙权、吴起等人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归隐的心境。这不仅是对于过去英雄业绩的追思,也是对自己未来道路选择的一种暗示。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与孤独,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战争、和平乃至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标签: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