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形式:七言绝句押[先]韵翻译
树枝光秃无绿叶,唯有尘土随风扬,箫笛声中迎接龙舟于水庙之前。富贵人家的府邸内,处处歌舞升平,却还担心春雨绵绵会令乐声哽咽。注释
桑条:形容枯萎的桑树。无叶:没有叶子。土生烟:尘土飞扬像烟雾。箫管:竹制的吹奏乐器。迎龙:迎接龙舟(可能指端午节习俗)。水庙:供奉水神的庙宇。朱门:豪门大户。几处:多处。看歌舞:欣赏歌舞。犹恐:还怕。春阴:春雨阴天。咽管弦:使音乐声音变得低沉或中断。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等待祈雨的场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文活动的细腻刻画,表达了农民对天气的渴望以及祈雨仪式的庄重氛围。
首句“桑条无叶土生烟”写出了初春时节,桑树尚未长出新叶,只有地面散发出淡淡的烟雾,这是因为冬去春来,气温回暖,土地开始解冻所致。这里不仅描绘了早春的景象,也映射出农民对春天到来的期待,因为桑树与农业生产紧密相关,无叶而有土生烟预示着新生命的萌动。
“箫管迎龙水庙前”则转换了场景,描述了一种仪式活动。箫管即是古代用来祭祀和娱乐的一种乐器,而这里它们被用来迎接龙神,因为在古人心目中,龙是掌握云雨的神灵。在水庙前进行这种仪式,是为了祈求龙神降下甘霖。
“朱门几处看歌舞”一句,通过对朱红色的宫门前歌舞活动的描写,反映了祈雨仪式的盛大和庄重。朱门通常指的是官府或庙宇的大门,这里用来指代祈雨水庙的大门。而“几处看歌舞”则表明这样的场景不止一处发生,整体氛围热烈而隆重。
最后,“犹恐春阴咽管弦”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阴雨的担忧,即便是在祈雨仪式中,也还是担心春季的阴霾会影响乐器的声音和节奏,进而影响祈雨活动的效果。“咽管弦”形象地描绘了乐声受阻的场景。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展现了古人对于自然天气的敬畏之心,以及为了农业生产和民众福祉所进行的祈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