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古诗词网主要是分享唐诗、宋词、词牌名、文言文、古籍、诗词名句等。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画松原文及翻译

作者: 时间:2025-03-25阅读数:0

唐-元稹

张璪画古松,往往得神骨。

翠帚扫春风,枯龙戛寒月。

流传画师辈,奇态尽埋没。

纤枝无萧洒,顽干空突兀。

乃悟埃尘心,难状烟霄质。

我去淅阳山,深山看真物。

形式:古风

翻译

张璪画古松,经常能捕捉到松树的神韵与风骨。青翠的松枝如扫帚轻拂春风,干枯的松枝好似苍龙在寒月下吟啸。但这些精妙的形态在流传给一般画师后,都失去了原有的奇特姿态。纤细的枝条不再显得潇洒飘逸,坚硬的树干也只是孤单地矗立。我这才领悟到,凡尘之心难以描绘出那超凡脱俗的气质。我前往淅阳山,到深山中去观赏真正的古松之姿。

注释

张璪:唐代著名画家,以画松石著称。往往:时常,经常。神骨:指事物的精神和骨架,这里特指古松的内在气质和外在形态。翠帚:形容松枝青翠繁茂,形如大帚。扫春风:比喻松枝轻轻摇曳,如同春风拂过。枯龙:形容老干枯枝,形态如龙。戛:敲击,这里形容松枝在月光下的影子如同龙吟般有力。流传:传承,传递。画师辈:一般的画家们。奇态:独特的形态,这里指古松的独特韵味。埋没:失去,不被展现。纤枝:细小的树枝。萧洒:潇洒,自然脱俗的样子。顽干:坚硬的老干。突兀:突出,孤立无援的样子。乃悟:才明白,领悟到。埃尘心:凡人的心境,尘世的观念。难状:难以描绘,无法表现。烟霄质:云雾缭绕中的高洁品质,比喻古松超凡的气质。我去:我前往。淅阳山:地名,可能指一个以山水著称的地方。真物:真实的物体,这里指真正的古松。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画松》,通过描绘张璪画古松的情景,展现了对画家技艺和艺术境界的赞赏。开篇“张璪画古松,往往得神骨”两句,指出张璪在绘制古松时常常能够捕捉到树木的生命力与精神内涵,这里的“神骨”暗示了画家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把握和传达。

接下来的“翠帚扫春风,枯龙戛寒月”描绘了古松在不同季节中的姿态,“翠帚”形容春日树梢的繁茂,而“枯龙”则是对冬夜中古松坚韧不屈的形象。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张璪画作中对自然变化的细腻刻画。

“流传画师辈,奇态尽埋没”表达了诗人对于历代画家技艺的敬仰以及他们作品中的独特风格被后世所忽视的感慨。紧接着,“纤枝无萧洒,顽干空突兀”则进一步描绘了古松在张璪笔下生动而不失细节的形象。

最后两句“我去淅阳山,深山看真物”,诗人表达了自己要亲赴淅阳山去领略自然之“真物”的愿望,这里的“真物”指的是未经人工雕琢、保持原生态的自然景象。这不仅是对画中古松的追求,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真实自然美的向往。

总体而言,元稹在这首诗中通过张璪绘画古松的情境,探讨了艺术与自然、技艺与情感之间微妙的关系。

标签: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