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见君子,乐且有仪。
菁菁者莪,在彼中沚。既见君子,我心则喜。
菁菁者莪,在彼中陵。既见君子,锡我百朋。
泛泛杨舟,载沉载浮。既见君子,我心则休。
形式:四言诗翻译
莪蒿葱茏真繁茂,丛丛生长在山坳。已经见到那君子,快快乐乐好仪表。莪蒿葱茏真繁茂,簇簇生长在小洲。已经见到那君子,我的心里乐悠悠。莪蒿葱茏真繁茂,蓬蓬生长在丘陵。已经见到那君子,赐我贝币千百朋。荡漾水面杨木舟,随着波涛任漂流。已经见到那君子,我的心里乐无忧。注释
菁菁:草木茂盛。莪:莪蒿,又名萝蒿,一种可吃的野草。阿:山坳。中阿,阿中也,大陵曰阿。仪:仪容,气度。沚:水中小洲。中沚,沚中也。水中小洲曰沚。中陵:陵中也。丘陵高坡之地。锡:同“赐”。朋:上古以贝壳为货币,五贝或十贝一串,两串为“朋”。泛泛:漂浮不定的样子。杨舟:杨木做成的小船。载:或,又。休:喜。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欢快的社交场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述来反映出内心的喜悦。"菁菁者莪"这一句型结构在每个部分重复出现,用以强调水中的植物繁盛之状,而"既见君子"则是诗中情感的高潮,每次出现都伴随着不同程度的情感表达,从"乐且有仪"到"我心则喜"再到"锡我百朋",表现了诗人对所谓"君子"(可能指德行高尚之人)的尊敬和依赖。最后一句"汎汎杨舟,载沉载浮"描绘了一艘船在水面上摇曳的景象,而"既见君子,我心则休"表达了心灵的安宁与满足。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人际交往的情感体验,展示了古代士人对高贵品德者的尊崇以及社会互动中寻得的心灵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