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离杨柳陌,迢遰蜀门行。
若听清猿后,应多白发生。
虹霓侵栈道,风雨杂江声。
过尽愁人处,烟花是锦城。
形式:五言律诗押[庚]韵翻译
在杨柳依依的道路告别,踏上遥远的蜀地行程。如听到那清猿悲啼之后,恐怕会增添许多白发苍生。彩虹与云雾侵扰着栈道,风雨声夹杂在江面轰鸣。历尽让人心忧的地方后,那繁华似锦的地方就是锦城。注释
别离:告别,离开。杨柳陌:栽有杨柳的路途,常用来形容送别的场景。迢遰:遥远,形容路途漫长。蜀门:蜀地的门户,这里代指四川方向。若听:如果听到。清猿:声音清脆的猿猴叫声,常引起旅人的思乡之情。应多:应该会增加很多。白发生:长出白发,比喻年华老去或忧愁增多。虹霓:彩虹,这里形容山中雾气与彩虹交织的景象。侵栈道:侵犯、笼罩着栈道,形容自然景观壮观且略带险峻。风雨:风和雨,也暗喻旅途的艰难。江声:江水的声音,此处与风雨声交织,更显环境的壮阔与挑战。过尽:经过所有的。愁人处:令人忧愁的地方,指旅途中的艰难困苦。烟花:春天花开如烟雾弥漫,这里形容春日里繁花似锦的美景。锦城:成都的别称,因其织锦业发达而得名,这里代表目的地,也是美好生活的象征。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别离之情和对远方所托之人的深厚思念。"别离杨柳陌,迢遒蜀门行"两句表达了告别时的景象,杨柳依依,蜀道曲折,给人以无尽的惆怅。"若听清猿后,应多白发生"则通过对自然声音的捕捉,传递出一种期待与等待的心情,仿佛在告诉我们,即便是孤独一人,只要听到山谷间猿啼之声,也能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和希望。
"虹霓侵栈道,风雨杂江声"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荒凉而又动荡的自然景象。虹霓指彩云,这里用来形容山路的迷雾,给人一种神秘莫测之感;而风雨中的江声,更添几分苍凉。
最后两句"过尽愁人处,烟花是锦城"则是对目的地蜀地的描绘。这里的“愁人”指的是思念之人的心情,而“烟花”与“锦城”则给人一种美丽而又虚幻的印象,似乎在告诉我们,即便是遥远的地方,也有它的迷人风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妙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远行者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