瘴雾三年恬不怪,反畏北风生体疥。
朝来缩颈似寒鸦,焰火生薪聊一快。
红波翻屋春风起,先生默坐春风里。
浮空眼缬散云霞,无数心花发桃李。
翛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形式:古风翻译
在瘴气缭绕的三年里我已习以为常,反而害怕北风吹过皮肤引发皮疹。早晨起来缩着脖子像只寒冷的乌鸦,点燃火焰烘烤柴火只为片刻的舒畅。红色的波浪翻滚,春风吹过屋顶,先生静静地坐在春风中。眼中所见的天空如云霞般飘散,内心深处无数的情感如同桃花李花绽放。独自醒来,午后的窗户明亮,耳边还回荡着沉醉的鼾声。回首过往,那曾经的萧瑟之地,既无风雨,也无晴朗。注释
瘴雾:南方湿热地区特有的有毒雾气。恬:平静,习惯。畏:害怕。北风:北方的冷风。生体疥:引发皮肤病。焰火:燃烧的火堆。翛然:自由自在的样子。午窗:中午的窗户。醉鼾声:酒后沉睡的鼾声。萧瑟:形容冷落、凄凉。风雨:比喻生活中的困难和变化。晴:指顺利或愉快的境况。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独觉》。诗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与哲理,对生活有着独到的感悟和体验。
“瘴雾三年恬不怪”,表达了诗人面对疾病困扰时的豁达心态,即使身处痛苦之中,也能保持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反畏北风生体疥”,则是说尽管内心平静,但仍旧担忧身体上的创伤,这里的“疥”指的是皮肤病,可能是疥癣或者类似疾患。
“朝来缩颈似寒鸦”,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早晨因风寒而蜷缩脖子的模样,宛如寒冷中瑟缩的乌鸦。紧接着,“焰火生薪聊一快”则是说尽管外在环境给予身体上的不适,但心中仍旧保持着一份热情和力量。
“红波翻屋春风起”,这里的“红波”可能指的是春天的花开,或者是春日暖阳照耀下的景象,“先生默坐春风里”,则表达了诗人在春风中静坐,不为外界所扰,保持内心的宁静。
“浮空眼缬散云霞”,诗人的目光仿佛飘渺如同天际的云朵与彩霞,而“无数心花发桃李”则是说诗人内心深处的感受,如同桃李之花般绽放,充满了生机。
“翛然独觉午窗明”,这里的“翛然”形容一种悠闲自在的情态,“独觉午窗明”则表达了诗人午后独自领悟到的光明与清晰。紧接着,“欲觉犹闻醉鼾声”是说尽管想要完全清醒,但仍旧能听到远处模糊的鼾声,宛如醉酒之后的鼾声。
最后,“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诗人在回望往昔那些萧瑟凄凉的地方时,没有经历过狂风暴雨,也没有见到过晴朗的天气,似乎是在用一种超脱的视角看待过去。
总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苏轼面对困境时的豁达态度,以及他对于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独特感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