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形式:古风押[先]韵翻译
只有击打石头,才会有火花;如果不击打,连一点儿烟也不冒出。人也是这样,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知识;如果不学习,知识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任何事情必须自己去实践,别人得到的知识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青春年少时期就应趁早努力,一个人难道能够永远都是“少年”吗?注释
乃:才。元:原本、本来。始:方才。道:事物的法则、规律。这里指各种知识。非:不是。自然:天然。运:运用。贤:才能。青春:指人的青年时期。岂:难道。长:长期。鉴赏
这首诗是一篇劝学之作,意在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以及青春的宝贵。开头两句“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通过打石子产生火花的比喻,说明只有通过努力(击石)才能产生成果(火光),不努力则一无所获。接下来的“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表明人们通过学习才能够获得知识和理解,如果不学习,那就无法达到自然而然的境界。
中间两句“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强调了个人努力对于成就一切事情的重要性,意指他人的成功并不代表自己也能如此,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真正获得成就。
最后两句“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则是在告诫读者要珍惜青春,要在年轻时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因为青春不会永远存在,不应该错过这个美好而有限的时光。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学习和青春的重视以及对个人努力的强调。